姚焰教授谈房颤防治:关注疾病隐匿症状,主动自查降低健康风险

  • 2025-10-29 17:02:00   
  • 李明朝
  • 人物

  房颤作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不仅引发心悸不适,更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隐患。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姚焰教授做客新华网,围绕房颤的本质、症状、自查方式及治疗手段展开科普,为大众提供专业指导。

  姚焰表示,房颤本质是心脏“电路系统”出问题引发的心律失常,与白内障类似,同属老年病。随着年龄增长,心脏会像身体其他器官一样逐渐老化,再叠加生活压力、劳累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先出现早搏,进而发展为房颤,“若把心脏比作一幢房子,正常心跳是规律的电路运行,而房颤就是电路紊乱导致的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

  谈及房颤早期症状,姚焰指出,除明显心慌外,还有诸多易被忽视的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晕倒、眼前发黑,心衰相关症状如乏力、上楼困难、夜间躺不平或憋醒后需坐起缓解也可能出现。更需警惕的是,部分患者完全无症状,首次发病就可能以脑梗为表现,引发不可逆的功能丧失,需重点防范。

  关于房颤自查,姚焰强调,疾病诊断无需复杂昂贵检查,心电图即可确诊。针对早期房颤可能偶尔发作、就医时难以捕捉的情况,可借助便携式设备提高检出率。如今具有心电检测功能的手表、贴片等设备日益普及,佩戴这类工具能更准确地捕捉异常,助力早期诊断。

  在治疗方式上,姚焰介绍,房颤治疗主要分为药物和导管消融两大类。药物适用范围广,但目前临床可用药物种类有限,且效果越好的药物副作用越大。若希望阶段性或永久性治愈房颤,导管消融是可靠的选择。他特别澄清,脉冲作为一种治疗能量,与射频、冷冻只是工具不同,核心治疗术式仍为肺静脉隔离、线性消融等,其疗效并不优于射频。不过,对于射频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换用脉冲可能起到互补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renwu/2025-10-29/75010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