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友集团布局南沙 以“科技+公益”模式打造生物医药新引擎

  • 2025-10-18 14:20:50   
  • 李明朝
  • 快讯

10月17日,广东残友综保国际化生物制药基地项目在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项目由深圳市残友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残友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建设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国际GMP标准生产基地,将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方向,构建覆盖创新药物研发全流程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广东省残联、南沙区政府及相关行业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了启动活动。该基地的启用,标志着南沙在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尤其是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产业化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打造国际化生物医药服务平台

据介绍,该项目围绕创新药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建立涵盖CRO(合同定制研发服务)与CDMO(合同定制生产服务)的全链条体系。目前,项目已与多家海内外创新药企达成合作,将在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及新型病毒药物研发等领域展开联合攻关。

投产后,基地预计三年内可创造逾200名残障人士就业岗位,为高技术产业中的融合就业提供新样板。广东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学军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布局,也体现了社会责任担当。“残友集团将带动更多残障人士进入实验室和质量管理等专业岗位,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作为项目发起方,中共深圳市残友社会组织党委书记、残友集团董事长郑卫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了企业转型历程。

“我们从1997年残障人士进入软件开发领域起步,2016年在深圳建设共享大厦后,具备了发展生物医药的物理条件。”郑卫宁介绍说,当时集团在7000平方米的无租金场地建立实验室,依托残疾人高学历人才优势,逐步进入生物技术研发领域。

他指出,目前残友生物医药团队已为南沙基地配备80名研究员,大多数为残障研究生背景,未来计划扩展至200名残障人士以上。“残障团队的学习能力和稳定性很强,这使我们在国际GMP认证和长期项目管理中具备独特优势。”

看准南沙“四区叠加”优势

谈及为何落户南沙,郑卫宁表示,项目选址是基于政策与国际化通道的综合考量。

“南沙兼具综合保税区、自贸区、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及国家级新区‘四区叠加’优势,对我们创新药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

以“科技+公益”模式引领融合创新

残友集团此次在南沙的投资,不仅着眼于产业发展,也延续了其在社会融合领域的探索。

“残友既是高科技企业,也是福利企业。我们的发展意味着更多残疾人能进入高端产业岗位,靠技术立身。”郑卫宁表示。

他透露,南沙基地将成为集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化桥头堡,承担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及新型病毒等三大核心方向的研发与产业化任务,并积极融入南沙“8+2+3”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广州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10-18/74587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