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怎样吃才健康

  • 2025-06-22 14:42:57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有人形容痛风的疼痛“疼起来真要命”,而且“来去如风”,因为痛风发作时候生不如死,疼痛来得快也去得快。更可怕的是间歇期,这期间往往让人放松警惕,实际是正在酝酿着等待下次发作。随着饮食的丰富,中国人的“痛风”开始高发。数据表明,“高尿酸”已经成为“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之外的“第四高”!

郭惠芳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免疫风湿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等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痛风的常见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都有一些尿酸,但如果超过一定浓度,尿酸就不能溶解析出,以钠盐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有人一夜醒来发现大脚趾肿了,很疼,却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扭伤过,这时最好去查查是不是得了痛风。

遗传因素:痛风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遗传患者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酶,不能把蛋白质分解,最后结晶成小晶体堆积在关节内,诱发疾病。患有痛风病的家族里,生活、饮食习惯相似,如果不改变,就很容易患上痛风。

肥胖:研究结果证实,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生活富裕,又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肥胖是必然趋势。另外,在40岁以下的痛风人群中,多数人起居不规律,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出门坐车者增多,骑自行车、步行者渐少。

过多摄入富含嘌呤类食物: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明显改变,尤其是20-40岁的年轻人,饮食中含高能量、高嘌呤类物质者显着增加。如经常大量饮酒、嗜好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

多种并发症会加重痛风:在年轻的痛风患者中,该病的并发症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和痛风一样也被称作富贵病,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大多数骨病都有疼痛症状,但是痛风的疼痛有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大部分痛风患者发作都集中在半夜。急性痛风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但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痛风常见的病发部位主要以人体小关节为主,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50%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

痛风发作时症状以关节剧痛为主,同时伴随关节肿胀、接触性疼痛,肿胀关节表面皮肤会变为暗红色或者紫红色。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

痛风患者记住10个禁忌

少吃高果糖食物 痛风患者的“敌人”除了各种含嘌呤的食物外,还有含“果糖”的食物。所以要少吃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因为血液中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痛风少吃调味料 痛风患者都知道要少吃海鲜,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食用这些调味品烹调的食物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导致痛风发作。

咖啡、浓茶加重痛风 浓茶、咖啡本身不会增加嘌呤含量,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会加重和诱使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

痛风别喝葡萄酒 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因为啤酒中有嘌呤。有些人认为红葡萄酒里没有嘌呤,痛风患者可以喝,其实这是错的!酒精对痛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酒精会促进嘌呤吸收,即便红葡萄酒和白酒中没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类一起食用也会加重痛风。

少吃种子类食物 许多人认为既然荤菜中嘌呤含量较高,那么选择素食总归不会错,但选择蔬菜亦需谨慎。花菜、菠菜、菌类及植物的种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不可小觑,仍因控制摄入量。

痛风少吃西红柿 中医认为痛风发病原因多由寒湿引起,所以痛风患者应注意多吃些能减轻和消除寒症的温热性食物,而西红柿则属于凉性食物,还是少吃为好。

痛风要少吃粗粮 痛风患者忌口的食物除了常见的海鲜、动物内脏、肉汤外,主食不应选用粗粮,如玉米、荞麦、全麦片等。因为这些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过多食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少吃内脏和鱼类 痛风性关节炎无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等。这些都是痛风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痛风吃火锅多喝水 防痛风吃火锅要多喝水,清淡的茶水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最好还是多喝纯净水或是普通白水,大量饮水有利于尿酸的代谢排出,对于缓解痛风有益。

痛风饮食要低蛋白 痛风患者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鸡蛋的蛋白部分。因为它们既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能够提供组织代谢不断更新的需要,又含嘌呤甚少,对痛风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2/73246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