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7个点,科学控糖变简单
- 2025-06-22 10:24:39 互联网
- 健康
名医介绍
任巧华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擅长内分泌疾病、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筛查和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目前约有5000万糖尿病人,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糖友测血糖,更多的是在家中自我监测,很多人血糖测得马虎,控制得也不好。本期,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任巧华为您支招:掌握好7个点,就能准确轻松监测血糖。
糖友必备血糖仪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程度,制订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能够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人去医院就诊以后,医生会针对病人的年龄、有无并发症等具体情况开出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方案、运动方案,还有药物方案。病人回家以后,自己按照医生量身定制的方案进行监测与控糖。医生会告诉患者一个血糖控制标准,比如你的血糖要求控制在空腹时多少,餐后多少,睡前多少。在家测试之后,你会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得是否合适,是高是低。如果高,还会再来医院找医生进行调整。至于控制得怎么样,我们不可能老到医院来抽血检查,这就需要糖尿病患者在家里自己监测血糖。”任主任说。
所以,要想控制好血糖,必须备有血糖仪。血糖控制得如何,测个血糖便可知晓。为了方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任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人手一台家用便携式血糖仪,并学会血糖仪的使用。
科学控糖记住7个点
血糖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让血糖达标,血糖达标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跟糖尿病有关的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但是很多人不太明白的是,自己在家如何监测血糖,一天测几次?
任主任告诉大家:“一般检测血糖有7个点:早中晚三餐前是一个测血糖的点,这代表你的基础血糖是个什么情况。此外我们会监测早中晚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即从吃第一口主食算,两个小时后我们认为是身体血糖最高的那个点,所以这时也要监测。除此之外,有些人用着长效药物或打着长效胰岛素,需要监测一下睡前的血糖。因为睡前血糖不能太低,如果睡前血糖太低了,怕出现夜间低血糖的情况。所以一般是监测7个点的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以及睡前血糖。”
血糖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必要时加测凌晨2-3点血糖(特别是夜间睡眠差的患者),排除夜间低血糖的可能。“夜间监测一般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治疗时才会进行的。”任主任表示。
那么每天都要这样测吗?“具体说来应该是在调整治疗的阶段,需要这样密切监测血糖。如果病人的情况比较稳定了,可适当减少血糖监测频率。每周可以集中选择一天进行一次7点监测。或者一周选一天测一个点,比如今天测早饭前血糖,明天测早饭后两小时血糖……如果患者某个时间段不适,应加测这个时间段的血糖。”
因为医生最关注的是基础情况,餐前情况,餐后即糖负荷以后血糖怎么样,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高,即代表基础胰岛素量不足,可能会调整一些长效药物或长效胰岛素。如果餐后高,有些药主要针对餐后的血糖控制。这些对医生调整治疗非常有帮助。
糖尿病前期需加强预防
除了患上糖尿病以后科学控糖,其实我们最应该注意的是患病之前的预防。
很多人去医院查血糖,发现自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了,即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但糖耐量正常或空腹血糖正常但服糖后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这意味着你的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已经出现了障碍,糖代谢已经受损,但还没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这就好比你的身体健康一路绿灯的时候,突然看到黄灯闪烁,提示前方高能,需要提高警惕了。
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了,怎么办?首先要积极地看待它,提醒自己注意血糖,行动起来预防糖尿病的最终发生。其次,请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审查。因为糖尿病也好,糖尿病前期也好,归根结底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身体能量失衡,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纠正能量平衡。
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管理措施。所以在能量摄入方面:养成计算摄入卡路里的习惯,控制能量摄入。用全麦食品、豆类、蔬菜等生糖指数低的食物代替白面白米、水果零食等生糖指数高的食物。能量消耗方面: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最好每天进行运动,不应该出现连续2天不运动的情况。
任主任提醒大家:“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更可怕的是无知。请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偏方和祖传秘方。所有打着‘根治糖尿病’旗号的都是骗子。目前虽然无法治愈糖尿病,但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与糖尿病和睦相处,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2/73240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合肥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III类会议2025-06-21 18:04:56
- 谢诺辰阳:坚守长期投资理念 把握医药产业创新浪潮2025-06-21 18:04:20
- 招商局入主 人福医药人事“洗牌”2025-06-21 18:03:58
- 聚焦业绩兑现与科技赋能 医药基金“抢抓”建仓窗口2025-06-21 18:02:49
- 2025PDI医药研发·创新大会在渝举行 共探医药创新破局之道2025-06-21 18:01:29
- 益佰制药、华润医药等药企涉商业贿赂案被通报2025-06-21 18:00:06
- 预防哮喘,中医推荐这些方法2025-06-21 17:42:49
- 南博会首设中药材产业馆 启航云南中药材产业国际化新征程2025-06-20 16:59:35

-
心理健康有问题的青少年更爱上网
2025-05-07
-
世卫组织强调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 呼吁推动卫生公平
2025-05-07
-
南北医疗强手联袂,共启质子治疗研发新篇章
2025-05-06 15:58:36
-
健帆生物:通过低息负债可以优化财务结构、支持项目建设、提高公司运营灵活性
2025-05-06 15:53:25
-
健帆生物:公司产品没有出口至美国,核心原材料亦不从美国进口
2025-05-06 15:52:53
-
贵州省卫健委副主任、疾控局局长田艳已被免职
2025-05-06 15:50:01
-
社保缴满多少年才能退休?社保卡要交多少钱?一文读懂社保那些事!
2025-02-21 09: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