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医保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再升级

  • 2025-07-07 12:09:31    人民网
  • 李明朝
  • 政策

  胡哲南

  7月1日起,金华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全流程记录药品的购进、使用、库存及追溯码等信息,严格执行“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制度。这标志着金华市药品追溯管理迈入全流程监管新阶段。

  作为国家医保局确定的首批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城市,自2024年4月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华市聚焦“接入率、采集率”核心目标,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2398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完成追溯码扫描接口改造,采集率达95%,主要三级医疗机构和药店实现“应采尽采”,为新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据金华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药品追溯码作为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新规实施后,一盒药品的追溯码若出现多次扫码销售记录,系统将自动预警,这为排查假药、回流药及药品串换销售等问题提供了关键依据。

  “凡是进入医保支付环节的药品(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院内制剂、必须拆零发放的药品以及零散注射针剂等除外),从出库、配送到患者用药,必须实现‘扫码即监管、一码到底’。”该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对于市民关心的购药流程变化,金华市区多家药店工作人员说:“每卖出一盒药都会扫描追溯码。不过,这只是店内管控流程,对患者来说,买药和往常一样方便,不会增加额外程序。”

  一年多来,金华市将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作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在采集模式创新上,金华市针对不同医药机构特点精准施策:浙大四院率先试点,打通药品供货系统与医院HIS系统数据壁垒,实现“随货带码”,并对接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完成零星入库;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医保与卫健部门协同,完善HIS系统功能对接,实现“一家上线、全域上线”;零售药店推广商品码、追溯码、医保编码“三码合一”模式,有效缩短发药时间。

  数据规范方面,针对药品拆零导致的使用量失真问题,金华市创新推行“拆数量、不拆单价”上传规则。以东阳为例,试点前期当地医药机构日销售数据达48万盒,占全市40%以上,经治理后日销售数量缩减至10.6万盒,缩减率超78%,数据准确性显著提升。

  为拓展追溯码应用场景,金华市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金华市医保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追溯码应用的监督,与药企合作推动“随货带码”,从源头解决无码问题。

  医院应用追溯码后,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以浙大四院为例,通过追溯码实现入库校验、发药核对、效期管理等全流程管控,门诊发药错误率从2.25‰下降到0.83‰,极大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2025年6月1日起,金华市1900余家定点零售药店已率先实行“依码支付”,无追溯码且不在无码库的药品不予结算。目前,金华市已构建“购药行为—药品流向—扫码记录”三维分析体系,设置高频跨机构购药等智能预警规则,实现对药品异常扫码频次的动态监测。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zhengce/2025-07-07/73377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