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晚到清晨:袁记云饺冷鲜肉到热饺子的12小时极速之旅

  • 2025-07-02 14:19:05   
  • 李明朝
  • 健康

  ​近日,袁记云饺推出的纪录片《一碗鲜饺的诞生》在全网播出,清晰展示了袁记水饺从原料入库到端上餐桌仅需12小时的全过程。这部纪录片揭示了袁记云饺如何在12小时内高效完成食材制作、品质把控、物流运输及门店现场包制,将“新鲜”这一概念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具体实践,并探索食品行业与消费者建立新型价值连接的方式。

  在袁记云饺华东食材加工基地,每晚8点便开启了一场关于饺子新鲜度的紧密流程。确保品质的第一步是源头把控。质检员依据《原辅料验收标准》,对来自牧原、新希望、巴彦万润、中粮、益海等头部供应商提供的优质黑猪前后腿肉、脊膘、高筋面粉等食材进行严格检验,为后续环节奠定品质基础。

  食材入库拆包后,即启动3小时成型倒计时。冷鲜肉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拆包、切丁、配料、滚揉等工序。同时,精选自加拿大、澳洲及国产的优质小麦经过科学配比,通过6道主压延和3道精压延,充分延展,以模拟手擀面皮的筋道口感。在整个食材处理过程中,“2道金属探测+1道X光检测”的组合被严格应用,旨在识别并排除异物与瑕疵,为食品安全构筑物理屏障。袁记云饺品控负责人强调,食品安全是一个科学系统的闭环,借助先进检测设备实现全程可追溯,是确保食材安心的关键。

  只有原料品质达标、流程检测合格的食材,才能获得运往门店的资格。零点时分,经过出库测温、运输线路复核和装车流程的冷鲜食材,随运输车辆准时出发,争分夺秒驶向目的地。凌晨3点,冷鲜食材抵达袁记云饺上海闵行区兰坪路店。工作人员随即核验温度、检查包装完整性,并将食材整齐存放于冷鲜柜中。

  门店是食材完成最终蜕变的地方。清晨6点,带着农残检测报告的新鲜蔬菜准时配送至店,经现洗现切后,与冷鲜馅料汇合。清晨7点,店员们开始手工包制,将混合好的馅料置于面皮中央,手指轻压对折,一颗颗饱满的饺子便在掌中成型。早上8点,随着顾客陆续到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餐桌,标志着这场持续12小时的保鲜流程暂告段落。

  无论是通过纪录片将“新鲜”、“安全”落地为可追溯的时效标准和可视化操作,还是联合科研机构以产学研探索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都体现了袁记云饺对食品安全与鲜度管理的重视。未来,袁记云饺将持续深耕鲜度管理全链路,以技术创新守护食品安全,用看得见的标准和温度续写品质篇章。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7-02/73371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