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斜视困扰!南昌爱尔杨秋艳手术矫正,27岁患者获正常眼位

  • 2025-10-30 16:05:53   
  • 李明朝
  • 快讯

  “眼睛往里偏已经十年了,这两年度数越来越重,看东西都受影响,真怕以后视力越来越差。”2025 年 9 月,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诊室,27 岁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小严向科室主任杨秋艳诉说着自己的困扰。

  十年斜视加重,检查揭示视功能难题

  据小严回忆,早在十年前,他就发现自己的眼睛存在向内偏斜的情况。起初,斜视度数较轻,对生活影响不大,他便没有重视。可随着时间推移,斜视度数不断加重,尤其是近两年,眼位偏斜愈发明显,还出现了视物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与日常社交,这才让他下定决心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寻求专业的诊疗帮助。

  接诊后,杨秋艳主任立即为小严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眼科检查,结果显示,小严的视力状况与眼位问题较为突出:右眼裸眼视力为 1.0,左眼裸眼视力 0.8;在关键的三棱镜检查中,无论是 33cm 看近,还是 5m 看远,小严的眼位均向内偏斜 75 三棱镜度,且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完全被破坏。结合各项检查数据与临床症状,杨秋艳主任明确诊断小严为 “共同性内斜视”。

  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康复成效显著

  在为小严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并充分与小严及家属沟通手术方案后,杨主任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计划 —— 左眼外直肌缩短 8mm、左眼内直肌后徙 5.5mm,同时联合右眼内直肌后徙 5.5mm。

  手术过程中,杨秋艳主任严格把控手术细节,确保手术安全与效果。术后,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团队持续关注小严的恢复情况,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视功能训练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小严的眼位成功恢复正常,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改善,曾经因斜视带来的视物困扰与外观焦虑,正慢慢消散。

  专家深度解读:共同性内斜视的诊疗要点

  “共同性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其核心特征是双眼视轴分离,且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在各个注视方向,无论哪只眼睛作为注视眼,偏斜度都保持一致。” 杨秋艳主任在谈及共同性内斜视时介绍道。

  从病因来看,杨主任指出,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融合机制突然破坏,导致眼外肌力量失衡,是重要病因之一;此外,解剖因素(如眼外肌解剖结构异常)、调节因素失调(如调节与集合功能不匹配)也可能引发该病。在高发人群方面,中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学龄前儿童以及眼外伤者需特别注意,同时,精神紧张、中枢系统疾病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而该病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内斜视与复视,不过患者眼球运动功能通常良好,各个方向转动均正常。

  在治疗方式上,杨秋艳主任进一步解释:“目前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类。对于内斜度较小、复视对生活干扰不大的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通过佩戴最低度数的底向外三棱镜,分别戴于双眼以中和复视,保守治疗周期一般为半年至 1 年。若保守治疗无效,或患者内斜度数过大,则建议在症状稳定(通常稳定半年以上)后,采取手术治疗,以精准矫正眼位,为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杨主任同时提醒,一旦发现眼睛存在偏斜、复视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尽早干预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视功能,避免病情加重对生活造成更大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10-30/75033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