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以减少夜间反流;避免晚餐过饱、过晚进食,一般建议晚餐与入睡间隔至少3小时;避免食用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避免穿着紧身衣物,肥胖者应合理减重以减少腹压增高因素。2.避免相关诱因:应避免应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等,若因病情需要使用,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权衡。

二、药物治疗

1.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要抑酸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促进炎症愈合,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等;H₂受体拮抗剂(H₂RA)也可用于轻至中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如雷尼替丁等,但抑酸效果相对PPI较弱。2.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但需注意其可能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进食及睡眠习惯等,需用药时应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盲目使用成人药物。2.孕妇患者: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调整,若需药物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在医生充分评估后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部分PPI在孕期使用的安全性需经医生综合判断。3.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同时注重长期生活方式的管理,如持续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复发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7-26/73510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