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关注,专家:可防可控,科学应对是关键

  • 2025-07-24 22:26:29   
  • 李明朝
  • 快讯

  近期,全球多地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各国加强防控,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在我国,广东佛山等地也出现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专家表示,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目前病例以轻症为主。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据WHO统计,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该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据央广网报道,我国广东省佛山市自7月初发现首例输入病例后,已累计报告本地感染病例3317例。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随着国际人员往来增加,输入风险持续存在,需加强监测和防控。

  在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强调,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会发生人际传播。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何剑峰介绍,广东地区的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近年来偶有小规模本地疫情,但未出现大规模暴发。

  截至记者发稿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了400余名基孔肯雅热患者。该院院长陈锦泳表示,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多数为轻症,经对症治疗后5—7天可康复。目前未发现重症或死亡病例,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防护。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当前没有疫苗及特效药可用,防治的核心在于切断蚊媒传播链,大家可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生植物盆等,并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涂抹驱蚊剂。另外,如果已经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且近期有蚊虫叮咬史的人群,应及时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记者注意到有文献显示,广谱抗病毒药物法维拉韦片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对基孔肯雅病毒有抑制作用。目前,广东省已加强蚊媒监测和病例管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专家呼吁公众提高防蚊意识,但无需过度恐慌,科学防控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07-24/73491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