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炎的家庭管理核心:阻击脱水与科学喂养

黄艳丽

百色市人民医院

 

 

在病毒流行的冬季,孩子突然又吐又拉,小脸蜡黄,精神萎靡这通常是儿童肠炎(俗称“肠胃炎”)来袭了。儿童肠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它的核心症状是呕吐和腹泻,但疾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的风险来自其引发的两大并发症:脱水和营养不良。 因此,家庭护理的核心是精准地打好两场战役:一场是“脱水阻击战”,另一场是“营养保卫战”。

 

第一战役:脱水阻击战

呕吐和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氯)大量丢失,就像一个水库的闸门被打开,水位急剧下降。对于体重占比水分更高的儿童来说,脱水是肠炎最危险、最需要警惕的情况。

早期识别脱水信号

看精神头:孩子是否比平时显得没精神、嗜睡、烦躁或异常哭闹?看口唇舌头:嘴唇是否干燥起皮?哭的时候眼泪是不是明显减少甚至无泪?舌头是否干燥?看皮肤弹性:用手轻轻捏起孩子腹部的皮肤再松开,如果皮肤回弹变慢(超过2秒),提示脱水。看小便量:观察孩子是否连续46小时没有小便,或尿量显著减少,颜色深黄。这是身体在极度缺水的信号。看眼窝囟门:对于婴幼儿,如果出现眼窝或前囟(头顶柔软处)凹陷,说明脱水已经比较严重。

一旦出现严重脱水迹象,如精神极差、眼窝深凹、超过8小时无尿、手脚冰凉,必须立即就医!

核心武器:口服补液盐(ORS)

阻击脱水,白开水、果汁、运动饮料都不是最佳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才是唯一且最有效的武器。 它是一种按照精确比例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的粉末,能帮助肠道在腹泻时依然最高效地吸收水分。

如何使用?

从孩子开始呕吐或腹泻时,就应少量多次地喂服。 “少量、多次、慢喂” 是黄金法则。比如,每510分钟用勺子喂5-10毫升,远比一次性灌下一大杯效果好,还能避免刺激呕吐。用量要足一般建议,每次腹泻后,补充一定量的ORS液(如<2岁50100ml,2-10岁100200ml,更大年龄随意喝)。

 

第二战役:营养保卫战

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过度加重肠道负担的前提下,科学地提供能量。

呕吐期:温和过渡

在呕吐剧烈的初期,可短暂禁食12小时让胃肠道休息,但期间仍需尝试喂ORS液。呕吐缓解后,可尝试从最清淡的流质开始,如清淡的米汤、稀释的苹果汁(非ORS替代)。

饮食选择: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

首选食物:碳水化合物类:烂面条、粥、馒头、面包、土豆泥。这些食物易消化,能提供基础能量。酸奶:富含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香蕉: 易于吞咽,能补充因腹泻流失的钾元素。

蛋白质与脂肪:可以引入蒸蛋羹、去油的鸡汤、瘦肉末等,但应烹饪得软烂、清淡。

需要避免的食物:高糖食物会加重腹泻。高脂肪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会加重肠道负担。粗纤维食物 芹菜、韭菜等难消化的蔬菜。乳糖(谨慎) 部分孩子肠炎后会出现暂时性乳糖不耐受,可暂时换成无乳糖配方奶或酸奶。

 

两大常见误区

滥用止泻药:腹泻是身体排出病菌和毒素的自我保护机制。强行用药物止泻,相当于把“敌人”关在体内,可能导致病情延长甚至加重。

滥用抗生素:绝大多数儿童肠炎是病毒性的,抗生素无效且会破坏肠道菌群。除非经医生确诊为细菌性肠炎,否则切勿自行使用。

家庭管理流程

第一天(呕吐/腹泻期)核心任务:预防脱水暂禁食12小时开始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呕吐缓解后,尝试喂米汤

第二至三天(恢复期)核心任务:营养补充+ 继续补水在能耐受ORS的基础上引入烂粥、烂面条、香蕉、酸奶等观察孩子反应,逐渐加量

何时必须看医生?—— 牢记红色警报!

出现前述严重脱水表现。呕吐物带血丝或呈黄绿色。大便呈粘液脓血便。持续高烧不退。出现剧烈腹痛(孩子哭闹不止,双腿蜷曲)。年龄小于6个月,或本身有基础疾病。

 

面对儿童肠炎,家长是孩子最前沿的“指挥官”。您的冷静、细心和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孩子顺利康复的最大保障。请记住我们的战略核心:将“口服补液盐”作为主力军,打好脱水阻击战;用“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作为后勤部,打赢营养保卫战。 如此,您就能帮助宝宝平稳度过这段难熬的时期,让他的肠道和活力一起早日恢复!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dujia/2025-11-24/75810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