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患者卧床护理技巧

  • 2025-06-27 10:23:59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刘宁娜

邯郸市第一医院

 

 

颅骨骨折因撞击、跌落等外力引发,作为颅脑损伤的严重类型,需严格卧床避免二次伤害。但长时间卧床易诱发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不当护理更会加剧风险。许多家属常因忽视体位管理或过度搬动患者,影响康复进程。本文将从科学卧床姿势、日常护理关键细节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入手,系统梳理护理要点,助力患者平稳康复,降低后遗症发生可能。

 

卧床姿势的科学调整

1、头部固定方法

颅骨骨折患者需维持头部稳定,减少晃动对损伤部位的刺激。可借助软枕或专用头托固定,确保头颈部与躯干保持自然直线。若合并脑脊液漏,需将床头适当抬高,利用重力作用减少液体渗出。翻身时必须由专人托住头颈部,动作需缓慢平稳,严禁突然扭转或低头,防止加重损伤。

2、翻身技巧

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需定时翻身。翻身前确认患者状态平稳,动作轻柔协调。侧卧时用软垫支撑背部,双腿间放置枕头以减轻关节压力。针对耳部或枕部骨折患者,需特别调整侧卧角度,避免直接压迫骨折部位,降低局部组织受损风险。

3、预防压疮策略

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等处易因受压出现皮肤问题,可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分散压力。每日检查皮肤状况,清洁后涂抹润肤霜保持湿润。合理膳食是预防压疮的重要环节,需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员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日常护理的关键细节

1、清洁与卫生管理

日常清洁对卧床患者尤为重要。每日用温水擦浴,着重清洁腋下、腹股沟等易出汗处,保持皮肤干爽。大小便后需及时清理,避免排泄物刺激。口腔护理可用软毛牙刷或棉球蘸温水擦拭,鼻腔分泌物则用吸痰器轻柔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风险。

2、饮食与营养支持

骨折初期若伴随恶心呕吐,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进入恢复期后,逐步增加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促进组织修复。喂食时将头部适当抬高,采用小口慢喂方式,防止呛咳。对于吞咽困难者,需在专业指导下通过鼻饲管补充营养。

3、心理支持与沟通

长期卧床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家属需多陪伴交流,通过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营造放松氛围。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借助手势、写字板等方式鼓励其表达需求。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刺激对情绪的影响。

 

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1、肺部感染的防控

卧床静养易使呼吸变浅,痰液滞留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日用空心掌沿背部由下向上轻叩,通过震动助力痰液排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节湿度至舒适状态。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加剧等异常,需立即就诊,防止肺部感染进一步恶化。

2、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长期卧床会让下肢活动大幅减少,极易造成血液流动迟缓、循环不畅。建议通过穿戴弹力袜辅助血液回流,家属也可协助患者坚持做踝泵运动,反复勾动脚尖。一旦发现小腿异常肿胀、疼痛,需立刻停止活动并就医,切忌按摩,防止血栓脱落引发危险。

3、癫痫与意识变化的观察

颅骨损伤可能影响脑组织,诱发癫痫或意识改变。家属需密切留意患者有无抽搐、瞳孔异常或嗜睡等表现,床边加装护栏防止坠床。若出现癫痫发作,应立即将患者转为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迅速联系医护人员处理。

颅骨骨折康复是医疗与护理协同的过程。家属需熟练掌握科学护理方法,从精准的体位调整到严密的并发症防控,每个细节都直接影响患者康复质量。护理时既要有耐心,也要敏锐捕捉身体细微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康复虽需时日,但规范护理结合积极心态,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健康。愿每位患者都能在专业照护下,重归正常生活节奏。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7/73357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