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药?

  • 2025-06-25 14:45:58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刘国强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  
河北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社区网讯(河北广电报记者 李哲合理用药包括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大要素。当前,不合理用药现象比例高达三分之一,造成药物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治疗费用的上涨。若做好经济性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必要条件。只有在治疗达到确切效果、减少药物治疗不良事件的基础上,寻求治疗花费少的药物,才能做到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药。对患者来说,最好的药,也是最适合患者本身的药物。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药,得到最好的治疗措施,达到治疗“经济性”的目的呢?  


        首先,选择符合自身疾病的、具有恰当适应症的药物,做到治疗有效。


        患者要根据自身疾病个体化选择用药,不可盲目服药。很多疾病有相同、相似的症状,不同疾病选择使用的药物是不同的,有些甚至要选择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如果自行根据症状选择服用药物,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增加治疗费用。

  

        现在多数患者对于常见病的治疗,如感冒,往往选择自行服药。很多人在感冒后为图方便,就近买来一些清热解毒的感冒药服用。但感冒也有多种分型,如不对症用药,则适得其反,延长感冒治愈时间。

  

         另外,有将近八成的感冒患者在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而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不仅起不到治疗感冒的作用,更容易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患者肝肾功能负担,长久以来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医嘱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切换药物种类,服药过程中如遇问题,可向药师、医生咨询。只有选用具有合适适应症的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不会做无用功,额外增加治疗经济负担。

 
        第二,按照说明书要求,根据医生医嘱确定药物治疗方法,不可随意加减用药剂量,或联用其它药物,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有数据显示,在服药过程中,有69.7%的患者曾随意增减疗程或更换/联用其它药物。这种不合理用药行为,往往造成药效的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加。药效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加都会伴随着治疗费用的上涨,降低治疗“性价比”。

  

        这种事件很常见,如藿香正气水和头孢类药物同时服用,会产生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血压下降等症状。这是由于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成分,和头孢同服,会产生双硫仑反应。

  

        再如,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较大人群长期服用氯吡格雷治疗药物,若患者同时患有胃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则两者联用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最后,在确保治疗安全和有效的基础上,选用治疗费用少的药物。

  

        那么,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物种类千千万万,同一种药物又有众多不同的品规,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精准选择既安全有效又经济的药物呢?

  

        当前,在卫生体系改革的背景下,药品零加成、国家医保谈判准入、基本药物准入等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疾病经济负担。

  

        国家医保目录准入环节里加入了经济性这一判断指标,在被谈判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良好的基础上,药品进行降价谈判,以最经济性的价格进入医保;而基本药物目录准入药品的前提必须是国家医保药物,在此基础上对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只有在同类药物中拔尖的药品才可进入基本药物目录。

  

        因此,基本药物可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首选基本药物。

  

        总而言之,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治疗“经济性”是关键,需综合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经济性,才能花最少的钱、使用最好的药。

  

        为达到三个要素的统一,我们要做到以下原则:

  

        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5/73323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