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癌要早诊早治

  • 2025-06-25 10:26:42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冯志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河北省药学会消化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 丽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国+社区网讯(河北广电报记者 李哲)当前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发现,中晚期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为10%-20%,而早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5%,只要通过相应的内镜治疗,可彻底扫除病灶,使病情得到有效遏制。癌症防治的唯一出路为“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疗率的关键。只要早期发现,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认真做好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工作,则癌症的死亡率可减少约三分之一,现实问题是,如何提高消化道癌症的早期发现率呢?


提高健康意识,无症状体检、筛查


        通常,消化内科医生在门诊上对患者说:“做个胃镜或肠镜检查吧。”他们会说:“我进食没问题,大便通畅,为什么要做胃肠镜?”殊不知,如果出现了进食不畅、腹痛、贫血、便血、大便不通时,肿瘤已经为进展期,必须切掉肿瘤及部分周围组织,破坏了消化道的完整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查工作。


以下人群应进行食管癌的筛查:


1.年龄大于40岁;

2.日常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喜欢腌制酸菜)或霉变食品的人;

3.长期喜进烫食的人;

4.有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的人;

5.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也属于食管癌高危人群。


        李兆申院士在2014年《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牵头发表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建议以下人群进行胃癌筛查:


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


        符合第1条和2-6条中的任一条者为筛查对象。


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对象: 

  

        1.一般人群多数亚洲国家设定50岁为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从筛查成本角度来看,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50岁以上人群筛查,对75岁以上人群是否行筛查尚有争议,暂不推荐对75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

  

        2.高危人群(有以下任意1条者):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具有一级亲属大肠癌病史;

本人具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
同时具有慢性腹泻、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手术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手术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低热、消瘦、贫血等)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检查前充分准备


        为了安全有效地完成胃肠镜检查,医生一定要告知被检查对象一些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前至少禁食水8小时,大肠镜检查除禁食、禁水外需要提前口服泻药清理肠道。


        目前国内大部分都是清醒内镜,若患者精神紧张,不能配合内镜检查,建议无痛内镜。

 

        40岁以上患者需要提供近3个月心电图,如果平时血压偏高,检查当日应该用少量水送服平时口服的降压药物,保证血压的稳定。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建议停药一周后再做检查,停药期间应按着相关疾病诊治医生建议应用其他抗凝药物。


发现消化道早癌尽早内镜下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及内镜附件的发展,大部分早期消化道癌可通过内镜下治疗并达到治愈的水平,内镜下治疗具有痛苦小、创伤小、住院天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消化道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有些患者即使发现早癌也不积极治疗,理由是自己没有任何症状。消化道早癌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症状。切除肿瘤组织,延长生命是硬道理。早期消化道癌内镜下切除主要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选择内镜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严格把握适应证。

  

        同时,如何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如何降低内镜治疗后复发率以及如何及早发现复发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而其长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改变饮食习惯,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率


        癌症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家庭聚集性,对高发地区应该做筛查工作的大力宣传,对患者家族中的一级亲属应嘱其检查内镜。

 

        腌制和过烫食物对消化道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烧烤和火锅对肠胃健康都有一些负面影响,不适合长期过量食用。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吃饭要细嚼慢咽,并于40岁后行消化道内镜检查,了解有无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同时应该检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存在感染应尽快根除,降低胃癌发生的可能性;保持大便通畅,长期便秘患者容易发生大肠肿瘤,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病变的唯一手段,所以40岁以后应行胃肠镜检查,如果无明显异常,可每3-5年复查一次。      

  

        消化道早癌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这项工作需要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需要医护工作者认真负责的检查,需要医务人员对早癌的认识的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5/73317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