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火”,名医有妙招
- 2025-06-21 14:43:19 互联网
- 健康
【专家简介】
苏春芝
河北省中医院肝胆科主任
所谓“上火”,按中医说,是指内生的火热症,主要是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不同症状的“火”可以反映不同脏腑的状态,其中,常见的主要是心、肝、肺、胃的实火。
【心火】
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等。心火的预防办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寒温适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儿童要多饮水,最好是温开水。
食疗下火:1、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烂,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两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2、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克,柿饼2个,水300毫升。将材料一起放下,水煮剩100毫升,加白砂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两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
【肝火】
肝火的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急躁就会肝火上升,所以肝火旺会出现急躁易怒等症。肝火过旺的预防办法关键就在于制怒,平时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
巧饮茶:冰糖菊花茶。可选菊花10克,加开水泡代茶饮,加少许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肺火】
肺属五行中之金,火克金,故肺怕火。当外感温热之邪或风寒犯肺均可化热,出现口干、咳嗽等肺热之症。常见表现为咽喉干疼、呕吐黄痰、口干而渴喜冷饮等。儿童肺热较为多见,如经常咳嗽等。预防方法: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与此同时要适当增加运动。
食疗下火:冰糖梨水。梨切块,加水500毫升,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之,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胃火】
胃火的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渴喜凉饮、口臭、牙龈肿痛。儿童一般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此多因胃热偏盛,与情志郁火、过食辛辣有关。预防方法:在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如火锅、辣椒、生葱、姜、蒜等。多饮水,适当运动,同时要少吃肥甘厚味,多食蔬菜水果之类。
食疗下火:藕汁蜜糖露。鲜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调匀内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有润胃凉血降火之功效。
●拒绝“上火”,这样做
1、多喝水,白开水是最简单,又有效的预防上火的饮品。如果不喜欢水的寡淡味道,可以适当喝绿茶,女性朋友可以喝花茶。
2、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是不要经常吃。经常吃辛辣的食物,如果喝水不到位,就很容易上火,嗓子不舒服。
3、秋季有贴秋膘一说,除了给身体补充营养,为冬季做准备外,还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做好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4、秋天可以吃一些苦瓜,或者是熬梨汤,这些食物有助于清热去火。平时炒菜做饭,少油少盐,不要吃得过于油腻。
5、秋天天气干燥,肝火旺盛,心情起伏不定,也容易发脾气,尽量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动肝火。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1/73223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南博会首设中药材产业馆 启航云南中药材产业国际化新征程2025-06-20 16:59:35
- 南博会中药材产业馆首秀:云南白药集团领衔参展,展示全链条风采2025-06-20 16:58:16
- 参天公司旗下隐形眼镜润滑液凯诗诺®中国上市2025-06-20 16:53:59
- 诺斯贝尔科技赋能乳霜面膜代加工,打造定制化护肤解决方案2025-06-20 16:43:26
- 一品红药业痛风创新药受关注 氘泊替诺雷(AR882)原创性研究亮相EULAR年会2025-06-20 16:38:00
- 全球首创科利耳智能人工耳蜗系统Nexa博鳌首发2025-06-20 13:08:24
- 红医精神耀中华 中医药魂筑梦行2025-06-20 13:07:19
- 夏日畅享美食不怕 “肠” 捣乱,康恩贝肠炎宁片助你轻松应对腹泻困扰2025-06-20 12:10:51

-
心理健康有问题的青少年更爱上网
2025-05-07
-
世卫组织强调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 呼吁推动卫生公平
2025-05-07
-
南北医疗强手联袂,共启质子治疗研发新篇章
2025-05-06 15:58:36
-
健帆生物:通过低息负债可以优化财务结构、支持项目建设、提高公司运营灵活性
2025-05-06 15:53:25
-
健帆生物:公司产品没有出口至美国,核心原材料亦不从美国进口
2025-05-06 15:52:53
-
贵州省卫健委副主任、疾控局局长田艳已被免职
2025-05-06 15:50:01
-
社保缴满多少年才能退休?社保卡要交多少钱?一文读懂社保那些事!
2025-02-21 09: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