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减退、反应迟缓 “老糊涂”可能是病,得治

  • 2025-06-20 18:26:24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名医介绍

王铭维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尤其对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癫痫等的治疗有独特方法。

刚吃完饭却不记得吃了什么,出门买菜却忘了带钱,反复问一件事……很多人认为人老了,记性不好,是“老糊涂”了,属正常现象,而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铭维主任说,这些情况有可能是得了一种病——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她提醒,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需引起重视,应当尽早就医治疗。

老人性格大变,原来是患病了

赵女士的母亲今年正好80岁,早在几年前,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赵女士和两个哥哥便轮流住在父母家照顾两个老人。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记忆中那个温和慈爱的母亲就变了一副模样。她开始烦躁不安,经常莫名其妙地冲老伴发火,对儿女也是经常指责、谩骂。后来,赵女士和家人带母亲到医院就诊,最终确诊老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而老人之前的种种表现,也是疾病带来的症状。

9月是阿尔茨海默病月,作为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知道病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治。王主任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王主任说,近期记忆力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不能记忆,而对年代久远的逝去记忆相对清楚。比如患者可能不记得昨天晚餐吃了什么,但却能很准确地描述出多年前某件小事的全部细节。同时,患者会有性格改变,做事丢三落四,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症状。

病程分几个发展阶段

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早期患病时没有引起重视,而误以为自己只是记性不好。王主任指出,阿尔茨海默病从无损伤期到重晚期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符合相关特征,就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第一阶段:记忆力减退。这一时期的表现主要是健忘,丢三落四。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慢慢地开始出现不认路、不认人的情况。与此同时,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阶段:出现部分精神疾病症状。这一阶段的病人除了第一阶段的症状继续加重外,还会出现多疑,例如怀疑伴侣不忠,或者出现焦虑等症状。有一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幻觉。

第三阶段:行动能力完全退化。阿尔茨海默病发展到晚期,语言能力退化至简单的词语甚至仅有单字,完全失去谈话能力,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任何任务,肌肉质量及行动能力完全退化,直至卧床生活,这一阶段就要完全依赖照料者了。

跳广场舞预防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中患病率为5%,超过85岁患病率增加到25%,95岁以上的老人则高达60%。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的诊断率却非常低,即使是中重度痴呆的诊断率也只有30%左右。

因此,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防至关重要。王主任介绍说,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同时不要自我封闭,多与外界接触,多进行户外运动,这些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减轻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老年人可以多参加一些广场舞和唱歌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加强与同龄人的交流,结交朋友。另外,注意合理用脑,读书看报听新闻,提高自身的认知储备;避免熬夜,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保持愉悦心情和乐观心态等。”

王主任特别指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基础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风险因素。要预防,就要控制这些风险因素。坚持“管住嘴,迈开腿”,即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杂粮、粗粮,保证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质的补充,同时遵循科学的方法加强锻炼。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会造成患者及照料者巨大的精神心理负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王主任提醒,该病的治疗宜早不宜迟。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0/73209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