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放支架不预防,还可能心梗

  • 2025-06-20 18:26:01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冯先生从事IT行业,长期熬夜加班,因突发胸痛入院,送至导管室造影发现,3条冠状动脉有两条急性闭塞,剩下一条90%狭窄,最终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41岁的赵女士,身兼两份工作,突发胸痛入院后,造影发现3条冠状动脉均中重度狭窄,最后在其中两条内放入了3枚支架。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在临床工作中时常遇见的,有的幸运,有的不幸。

患者心肌梗死发病后,到急诊室要么接受手术,进行股动脉、脑动脉穿刺,要么在堵了的血管里打开一个通道,放入球囊,把堵的地方扩起来。但为什么有的患者放了支架,效果并不太好呢?其实,所有心血管病,最重要的是预防,而不是到医院放个支架、搭个桥、装个起搏器便一劳永逸的。

所有心血管病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血压。全球13%的死亡与高血压相关,49%的脑血管病死亡和45%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由高血压引发。《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收缩压下降到2-5毫米汞柱,脑卒中死亡率下降6%-14%,冠心病死亡率下降4%-9%,总死亡率下降3%-7%。而降血压根本不需要吃药,任何一个人只要改善了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减少体重,少吃点盐,收缩压下降2-5毫米汞柱很轻松。但现实是,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是29.6%,发达国家是32.6%,知晓率发达国家却是82%,我国仅有43%。

再看高血脂。中国胆固醇超标的患病率约有5.18%,美国不到3%。美国的胖人那么多,但血脂控制得比中国好,就是因为降脂药他汀的使用率较高。欧洲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等心血管病患者常用药,在高收入国家的使用率是40%-70%,在我们这种中低收入国家的使用率只有4%-22%。

总之,要想预防心血管病的发作和复发,最关键还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脂、血压、氧化应激、血糖耐受、内皮功能、胰岛功能、心脏功能等生理机制调整好,达到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从而降低患心肌梗死的风险。各种健康生活方式所占的比重是:健康体重占15%,体育锻炼占20%,不吸烟占21%,适量饮酒占7%,健康饮食占16%。如果能做到这些,可以预防79%的心肌梗死发作。

具体而言,一要戒烟;二要减少有害的饮酒;三要限盐,食盐摄入量人均为5克以下;四要保持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减少脂肪摄入。

控制血压要记住几点:

1、年龄长者血压宁高勿低,年龄小者血压宁低勿高,如果患有糖尿病、肾病,血压要控制得更低一些。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可以控制收缩压小于15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若可耐受,收缩压可以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

2、养成早晚各测一次血压的习惯,每周2-4天,90%都达到收缩压小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

3、在家里测血压,要比实际血压低5毫米汞柱,因为在家里更放松,血压会降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0/73209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