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要当心“阴暑”伤身

  • 2025-06-20 14:44:49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立秋后,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但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湿热的气候煎熬。专家表示,此时暑气还未消退,养生尤其要注意清热解暑,小心“阴暑”伤身。

贪凉小心中“阴暑”

最近不少患者因贪凉导致浑身乏力、头晕头痛、关节酸痛而去就诊。“其实他们是中了阴暑。”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史锁芳表示,“以前我们所说的中暑多是在烈日或高温下长时间劳作引发的。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中暑是因为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这种中暑中医称之为阴暑。”

“立秋要防止中阴暑。”史锁芳解释说,由于暑热湿盛,人体的毛孔是张开的,如果突然受凉,毛孔会骤然关闭,时间长后会引起排汗机能迟钝从而中暑。

立秋后一段时间,天气依然十分炎热,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开着空调,若温度调得很低,长此以往,会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因此,预防阴暑的发生,关键是不可过于贪凉。

立秋饮食 以清暑养心为原则

虽然立秋后气候逐渐转凉,但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饮食上当延续暑天饮食,平时可以多吃些薏仁粥、荷叶粥、凉拌苦瓜等消暑健脾的食物。但要注意,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少吃西瓜、梨等性味寒凉的食物,多食可能会伤及脾胃。

暑气旺盛最容易伤心,不少人出现了烦躁、失眠、恶心欲吐的情况。为此,史锁芳主任推荐了以下药茶,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如果因为天热而烦躁失眠,可以适当选择防暑降温,同时又有清心除烦、养心安神作用的食品,推荐每天用山栀10克,百合20-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百合润肺清心,山栀清心除烦。睡眠不好者,在此基础上加点酸枣仁。

如果胃口不好,可以用适量的扁豆、大麦泡茶,可清暑、运脾、开胃。

专家提醒:立秋虽至,目前天气依然炎热,但空调开放时间不能过长,不建议整晚开着空调入睡,特别是体质虚弱、易发病人群尤应注意。

立秋是初秋向中秋转变的阶段,季节转换,湿气加重,早晚温差变大,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风湿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容易发作,应当注意天气变化,尽早预防。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0/73201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