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空调吹出“热伤风”

  • 2025-06-20 10:24:24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炎炎夏日,54岁的古女士感冒了,鼻塞,流清涕,咽痛咽干2天,咳嗽伴黄痰,来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得了“热伤风”。问及原因,原来古女士爱人怕热,这几天都是高温,所以他们整天开着空调,古女士受了冷再加上情绪欠安,导致了感冒。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蔡春江主任称,夏天的感冒也被称“热伤风”,伤风者一般是上寒(鼻)下热(咽)的症状,尤其让人烦恼,治疗上要以辛温通窍,辛凉利咽开音为主。在此,蔡主任为热伤风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方法及防范措施,助大家安稳度过这个夏季。

●名医简介

蔡春江

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王国三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脾胃、肝胆疾病,从“伏邪”理论及浊、毒理论论治慢性乙肝、肝硬化、慢性胃炎,抗风湿复方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内风理论论治腹部手术后慢性并发症及功能性胃肠疾病。擅长调理肥胖、消瘦、大病体虚、肿瘤术后等,以及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贪凉受冷,容易患上热伤风

热伤风是夏季一种普通的感冒。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所以出汗量会增加。这时,人们往往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骤然进入温度很低的房间,殊不知,这样就很容易患上热伤风。

蔡主任介绍,中医认为伤风主要为感受风邪致病而成,特别是在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容易发生。中医将感冒分为四种类型:风寒、风热、暑湿及体虚型感冒,这四型感冒在夏季均可发生,以前三者多见。

风寒型感冒的典型症状为: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痰稀色白、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暑湿型感冒是仅发生于夏天的特殊类型的感冒,多见发热、汗出、热不退、鼻塞、鼻涕黏稠,伴有头昏胀痛、身重疲倦、心烦口渴、胸闷及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西医称之为“胃肠型感冒”。另外,对一些阴虚或阳亢的内热体质者,更容易感受夏日的温热之风或受风化热而生病,形成发热重、恶寒轻、汗出不畅,伴有口干而渴、咽喉肿痛、痰黄黏稠的风热型感冒。

得了热伤风

最好到医院辩证治疗

热伤风通常有自愈趋向,如果病症很轻,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饮食清淡等。药物治疗一般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为目的,症状较轻的患者在治疗初起,可选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效果明显。

若是暑湿引发的感冒,其特点是消化道症状明显,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泻,治疗首选藿香正气水或胶囊、银翘解毒片,也可使用一些除湿、解表、祛暑的中草药,如葛根芩连汤;若是风寒引发的感冒,怕冷比较明显,可以喝些姜汤,或选用感冒疏风胶囊、通宣理肺丸等发散风寒的药物,同时配合抗过敏、止咳、祛痰的药物;风热型感冒的患者鼻塞喷嚏、鼻流黄涕、口干渴、咽喉肿痛等症状明显,可选用银翘散类。

临床诊疗中,单纯某一类型的感冒并不多见,多是寒热错杂型的患者,这与体质、饮食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治疗上也不能单一论治,而是采用复合治法,通常“寒热并用”,疗效满意。此外,如果发烧超过38.5℃,几天不退,除了服用常规感冒药外,建议化验血常规,根据白细胞水平,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果病情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引发肺炎。

影响“发散”“解表”功效的

食物要少吃

少吃酸性食品。热伤风患者由于食欲不佳,许多人喜用山楂、乌梅等有“开胃”功效的食物,其实不妥。因为这类食物往往是酸性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热伤风”的药物或食物的发散作用,在热伤风的初期尤应注意。

少吃油炸食物以及富含动、植物油脂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妨碍“解表”药物发挥疗效,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少吃冷饮。有人认为“热伤风”病人吃冷饮正好“对症”,其实这种想法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过冷的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也会影响药物或食物的“解表”功效。

预防热伤风,应该这样做

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预防热伤风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养成户外活动的好习惯。另外,午间日晒较强、气温较高的时候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应打伞,以免受暑热而招惹风热型感冒。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骤然进入室温较低的空调房内,不宜长时间用电风扇、空调,不在有过堂风处睡觉,以免受凉发病。

合理地安排饮食。不暴饮暴食、不食高脂食物以及不洁食物,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多维生素食物,宜清淡为主,忌油腻、辛辣、燥热食物。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会消耗大量的水分,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淡盐水,常煮绿豆粥、莲子百合粥来防暑降温。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0/73193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