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也会影响肠道健康

  • 2025-06-18 18:24:56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名医介绍  霍晓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食道、胃肠道和肝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胃镜、结肠镜以及十二指肠镜下的诊断和治疗。

古人常常用带“肠”字的词语来表达一个人的性格或心情,例如“肝肠寸断”,“荡气回肠”,“菩萨心肠”,“小肚鸡肠”等等。可见心情不好,对肠胃功能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霍晓辉说,压力大、精神紧张、抑郁都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道动力减弱。所以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大有裨益。

护好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

悲伤时食欲下降,紧张时腹泻,生气时胃痛腹痛……除了我们熟知的贪食冷饮、吹空调容易引起肠道疾病,霍主任指出,心情不好同样也会影响肠道健康。《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的就是心情对脾胃的影响。西医对此的解读是,人在感到委屈时,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众所周知,大脑是支配人的意识、思维、情感、运动和接受各种感觉的器官。但还有另一个“大脑”——肠道,它不像是大脑只有一小团,它蜿蜒9米,从食道一直延伸到肛门。

肠道之所以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是因为肠道拥有肠神经系统,肠壁薄如蝉翼的网状神经束上有1亿以上的神经元,能够独立运作,自主判断,发号施令可不依赖中枢神经系统独立行使功能。

《生命时报》也曾报道胃肠道疾病和精神痛苦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是有确切生理原因的:肠道系统中所含有的血清素受体(一种能调节情绪的化学物质)同样也存在于大脑之中,而且胃肠道中的神经数量要远远多于脊髓。肠神经系统与大脑和脊髓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协同工作的。所以,情绪的变化也影响肠道健康。

想保持好心情,请摄入膳食纤维

那么,工作生活中,该如何保持好心情?霍主任表示,保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让肠道微生物发酵出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对维持身体血清素、分子的水平非常关键。

不乱用抗生素、不抽烟。长期用抗生素,会减弱肠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致病菌生长,引起菌群失调。而抽烟可使肠道运动功能紊乱,造成蠕动亢进或抑制,加重腹泻或便秘的症状。

增加益生菌的摄入。益生菌能给人体提供必需的维生素供给,改变肠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和外来病菌生长,改善过敏、进行免疫调节,从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其免疫力。想从根本上控制肠道的问题,那么就要从饮食结构入手,以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活性,使肠道达到一种健康稳定的状态。

保持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出粪便,减少肠道中毒素的累积,防止肠道本身的老化。

出现以下5种情况,必须尽快就医

生活中,很多人用氟哌酸来治疗拉肚子,但是,霍主任提醒,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一定及时就医:

1、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

2、不明原因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

3、黑便、便血或血性粘液便,凡是便中带暗红色血色及血性粘液便者且持续出现,大便潜血化验多次阳性者。

4、无原因大便习惯改变,指排便感觉异常,排便不尽,便秘腹泻交替、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大便变形。

5、腹痛,发病初期腹部隐痛,与排便相关。当出现阵发性腹痛,有可能是因为肿瘤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

当人们发现有以上预警信号,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免造成误诊和漏诊,从而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18/73179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