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壮男脑中风,竟因睡觉打呼!

  • 2022-03-21 22:00:10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廖温勃

广州的朱先生(化姓)是位37岁的上班族,在上班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手脚持续性麻木乏力,幸好及时就近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就诊,发现是脑卒中(俗称中风)。经积极治疗,症状好转。

朱先生十分奇怪,为什么自己会中风?经与医生的详细沟通与检查,发现原因竟是睡觉“打呼噜”!

打鼾也是中风的高危因素

为朱先生接诊的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戴建武介绍,不少人以为“中风”是“老人病”,跟年轻人关系不大。然而,临床上却存在一些没有常见危险因素的年轻人突发中风的案例。

戴建武解释,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尤其是老人家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过量等危险因素时,中风概率明显增大。

但是,朱先生并不存在上述脑卒中危险因素,是什么原因引起朱先生中风的呢?

在就诊时,家属无意中提到:朱先生睡觉时经常打呼噜。难道存在睡眠呼吸障碍问题?通过完善睡眠呼吸监测,最终确定,导致朱先生中风的罪魁祸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

什么人应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戴建武表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往往会被患者、家属忽略。及早发现、诊断、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版)》推荐: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推荐:对有睡眠呼吸紊乱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有条件时可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指南认为,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打鼾、肥胖、下颌后缩、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白天嗜睡、夜尿增多等,就需要进行呼吸睡眠过筛试验,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初筛仪是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武器”。戴建武表示,睡眠初筛仪可以通过监测鼻气流、血氧饱和度、脉率指标,并据此生成诊断报告,为中风患者或者想排查中风危险因素人群提供了无创、携带方便的呼吸睡眠过筛手段,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孙唯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1/57667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