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澄清:关于灭活疫苗和“感染死亡人数”
- 2022-03-21 22:00:10 腾讯健康
- 健康
“本港提供的两种新冠疫苗均对降低染病后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且安全。”
撰文 | 凌骏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在香港1486例死亡病例中,接种灭活疫苗的比例高达87%,是接种mRNA疫苗的逾7倍?
这一震撼数据来自于相关港媒,近日其对接种不同疫苗后的死亡人数进行报道,引起业内对灭活疫苗效果的质疑。
为此,昨日(2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澄清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死亡个案接种疫苗情况的报道》,称对相关误导性报道表示遗憾,本港提供的两种新冠疫苗均对降低染病后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且安全。
港府进一步公开数据,就8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案例而言:
已接种一剂科兴灭活疫苗的感染死亡率为5.83%,接种一剂辉瑞mRNA疫苗的死亡率为3.44%;
已接种两剂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感染死亡率分别降至2.95%及1.51%。
被误读的“逾7倍死亡数据”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2年3月20日,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累计1035059例感染,5683人死亡。
死亡案例中,70岁以上人口占比87.3%,共4959例,其中有约28%的人接种过疫苗。
在本次澄清中,港府未点名具体媒体名字。“医学界”查阅后发现,本周日(20日),有香港媒体发布报道称:
其取得医管局就1486名接种过疫苗的死者个案分析,结果显示1292例死亡病例接种了灭活疫苗,占87%;184例接种mRNA,占12%。相关数据未指出年龄分布。
尽管相关媒体强调,数据未对“接种灭活疫苗的长者人数本来就较多”“长者死亡风险较高”等原因做年龄因素调整。
同时,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也对相关媒体表示,分析数据时要考虑其他干扰原因,如不同年龄层接种两种疫苗的比例、接种时间、年龄等,而年长者多数接种灭活疫苗在统计学上要做“回归分析”,不能简单对比接种两种疫苗的死亡人数。
但由于开篇结论数据过于“震撼”,报道造成了广泛社会讨论,逾7倍的死亡数据也引起公众对灭活疫苗效果的质疑。
港府重申:
两种疫苗均对防重症和死亡有效
港府在澄清中强调,对接种疫苗的死亡患者中接种疫苗种类的分析较为复杂,需要探讨每宗死亡个案的个别情况,例如死者年龄及长期病记录等,此外,亦要考虑较多长者接种科兴疫苗的因素,不应随便下定论。
“澄清”进一步公布了相关数据:
第五波疫情的前5435宗死亡个案中,88.3%的人未接种两剂新冠疫苗;
已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患者的死亡率为0.09%,接种一剂或未接种的则分别为0.7%及2.58%,接种疫苗绝对有助降低死亡率。
目前,已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长者约80%接种克尔来福(科兴)疫苗,约20%则接种复必泰(辉瑞mRNA)苗。
就已作初步分析的3837宗80岁以上长者死亡个案中:
约74%(2837宗)个案未接种疫苗,感染死亡率高达15%;
已完成两种两剂新冠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人士感染死亡率为2.62%,而接种一剂则为5.59%;
就80岁以上死亡人士而言,已接种一剂科兴灭活疫苗的感染死亡率为5.83%,接种一剂辉瑞mRNA疫苗的死亡率为3.44%;
已接种两剂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感染死亡率分别降至2.95%及1.51%。
港府重申,本港提供的两种新冠疫苗均对于减低染病后重症和死亡情况高度有效,强烈呼吁仍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尽早接种疫苗,特别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风险极高的长者、长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较弱人士。
而接种疫苗或许也是香港现阶段最后的“武器”之一。
据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月21日)召开抗疫记者会,称香港将暂缓全民强制检测,同时4月1日起取消对包括英、美在内的9个国家禁飞令,4月19日起学校可以重启面授课堂。
而到了4月20日,若疫情没有反弹,将分三阶段放宽其他防疫措施,包括:
首阶段,将恢复餐厅晚间营业,群组聚集人数上限放宽至4人;
第二阶段群组聚集人数放宽至8人,户外运动时不用戴口罩,餐厅晚间营业时间由22时延至24时,每桌由4人增至8人。
第三阶段,对大部分场所的限制将尽量放宽,只执行基本防疫要求,包括戴口罩、限制聚集人数、进入场所前要使用“安心出行”并出示疫苗通行证等。
林郑月娥表示,在这一个月间,争取聚焦治疗,减重症、减死亡,同时进一步增加疫苗接种率:
在4月底前,希望达成提升疫苗接种率的目标。包括12岁及以上的市民第二针的接种率提升至9成,3至11岁儿童的接种率提升至9成,院舍老人的第一针接种率也提升9成。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1/57667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奇怪的呼噜声中,可能藏着这个致命的疾病2022-03-21 22:00:11
- 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如何治疗?ESMO官方论文为您支招2022-03-21 22:00:11
- 抗疱疹病毒选阿昔洛韦,注意这4点远离肾衰!2022-03-21 22:00:11
- 又两地开建方舱医院,会成为疫情防控标配吗?2022-03-21 22:00:10
- 肺肉瘤样癌患者,MET抑制剂带来治疗新选择2022-03-21 22:00:10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