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心脏骤停遇路人施援,医生“教科书式”救治扭转生死

  • 2022-01-29 16:00:09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医生,我现在身体感觉特别好,过完年都可以再开车跑长途了!”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今年58岁的徐叔(化名)回到医院复诊的时候,高兴地和医生述说着对年后新生活的规划。谁能料想到,一个月前,徐叔突发心脏骤停,命在旦夕之际,正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专家教授,合力将他救回。

突发心脏骤停,路人、医生上演“教科书式”救人

“喂,120,这里有人晕倒了,好像是心脏骤停!”2021年12月16日早上9:20左右,徐叔像往常一样开着货车去送货,正准备靠边停车,打开车门的瞬间突然心脏骤停,晕倒在车门旁。这时,一位路人发现了他,急忙过来查看情况,喊了几声,徐叔一点反应也没有。路人立即呼叫12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接到120指令后迅速到达现场,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判断患者为“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快速给予其电击除颤1次,随后患者恢复窦性心率。120团队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及监测,并迅速平稳地将患者转运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到达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徐叔再次发生“心室颤动”,急诊科团队立即给与电除颤、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静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并启动MDT(多学科会诊)程序。霎时间,心血管内科、ICU等多个科室专家齐聚急诊科会诊,对徐叔开展抢救及病情讨论。

“患者再次发生室颤,予以电除颤!”抵达医院的短短5分钟内,徐叔已经连续发生了2次室颤。考虑徐叔仍有心脏再度恶化可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张玉玲教授建议立即转入CCU(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作进一步治疗。

徐叔转入CCU后,CCU对徐叔给予了机械通气、抗感染、改善脑循环、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由该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心胸外科、放射科等组成多学科“心脏性猝死”急救快速反应团队一路为徐叔保驾护航。

在医院外发生“心跳骤停、心脏性猝死”,能抢救回来的机会微乎其微。“正是由于那名路人及时呼救,急救团队迅速到位并规范复苏,与院内心血管等团队无缝衔接,联合上演‘教科书式’救人,为心脏性猝死患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为‘重生’创造了可贵的机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表示。

徐叔向医护团队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医生为他装入利器,破解“猝死”困局

12月18日,徐叔终于恢复意识,拔除了气管插管,在CCU医护尽心尽力的治疗及护理下,徐叔状态逐渐平稳,最终安全渡过“鬼门关”。

“徐叔本身具有长期吸烟史、高血压、心力衰竭病史,这些都是发生心脏猝死的高危因素。”张玉玲教授说道。

12月22日,为了帮助徐叔不再出现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脏骤停情况,在王景峰主任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ICD团队为徐叔设计了精细的手术方案,稳妥地将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进徐叔心脏里。

徐叔心脏的冠状动脉动脉血管前降支中段慢性完全闭塞,回旋支近段慢性完全闭塞,右冠脉60%狭窄伴瘤样扩张,导致心衰、气促等症状。12月28日,专家团队为徐叔做了闭塞血管的血运重建,植入支架将堵塞的血管重新开放。此次治疗未遗留后遗症,徐叔顺利出院。一个月后,徐叔将返院进行右侧冠脉血管的血运重建。针对徐叔长期的心力衰竭,医疗团队还针对徐叔进行了个体精细化的用药调整及指导。

遇有人晕倒 路人这样做能为医生争取救治时间!

“心脏性猝死死亡率很高、预后很差,是全世界都难以解决的问题。”王景峰教授介绍,“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

对于心脏性猝死,非专业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心肺复苏,而且是越早越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余涛教授表示,一旦发现有人突然跌倒,进而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应该马上想到该患者很可能是出现了心搏骤停,需要立即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叫人或自己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怎么做心肺复苏术?呼救完毕,接下来应该马上评估患者的呼吸,如果患者没有了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呼吸动作不明显或是长时间停顿后的抽泣样呼吸),而且没有任何的肢体动作以及发声,可以断定患者出现心搏骤停,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关键步骤:

1. 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使患者仰卧于质地较硬的平面(如地板、桌面等),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选择患者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段,男性双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以一手的手掌根部接触患者,另一手置于该手掌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整个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于地面对胸廓实施快速(100-120次/分)、用力(5-6厘米深度)的按压。每次按压时,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一致,放松胸廓时,胸廓要能够充分回弹。

整个按压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除了实施必要的操作时中断按压(例如进行电除颤、人工呼吸、每两分钟重新判断患者病情及因疲劳交换按压)。

2. 如有可能,实施人工呼吸。如果接受过心肺复苏的培训而且有个人防护的装备(例如便携式面罩或呼吸面膜),还应该为患者实施人工呼吸,尤其是非成年患者或是因为窒息(例如溺水等)导致的心搏骤停的患者。

3. 及时进行电除颤。如果能够获取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该立即使用,及早进行电除颤。AED的使用只要遵循机器的语音提示操作即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张阳、黄睿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29/56952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