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 2022-01-28 20:00:17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西学中”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徐宏伟

西医学习中医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学习形式一直没有间断。2021年,河南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方法和路径,扩大西医学习中医范围,除鼓励二级以上中医院积极开展西医学习中医之外,首批确定了70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年底,河南二级以上中医院和试点综合医院共计253家,首批共招录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学员31311人。下一步,河南省将通过加强过程管理、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强化日常考核等手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针对西医学员如何学好中医,真正做实西医学习中医项目,笔者有3点建议。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西学中”不是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伟大的毛主席就倡导过西医学习中医。如今,开展“西学中”培训,首先需要我们对中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医和西医是具有各自特点的两个医学体系,西医善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逻辑严谨、目标精准。中医讲究运用宏观思维、注重辨证、精准用药,中医既是文化、是哲学,同样也是一门科学的、实践的医学。有很多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的效果是最好的,比如在肿瘤的治疗中,手术之后,放(化)疗期间辨证使用中药,可以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肿瘤引起的失眠、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中医均有很好的方法治疗,并且在后期康复中,中医药有着显著的优势。中医药对减轻肿瘤患者身体损伤、延长生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对中医的正确认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怀有偏见。通过学习我们会发现,中医是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贤用真人实践得出的科学的医学,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临床依然在频繁使用的很多方剂就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像《伤寒杂病论》中的小柴胡汤、桂枝汤等。这些汤剂并不是张仲景自己发明的,是他博采众方,结合他自己的实践总结,融入到了他的书里面,说明汉代时期这些方剂都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此后又经过1800多年的验证,直到现在同样也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说中医是一个实践科学,并且是经过一代一代中医先贤们验证的结果,疗效就是最好的说明!丁樱团队在今年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治疗的的72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接受纯中药治疗,占患者总数的94.4%,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愈后几乎没有出现复阳的病人。中医的疗效足以说明中医的科学性,因此,我们“西学中”培训首先是要对中医有个正确的认识。

再次,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年制的“西学中”培训,需要通过基础的中医学科的学习,例如《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后,通过临床实践,达到能够辨证使用中成药的水平;两年制的学习,就要更加注重经典学习、注重临床实践,目标是能够具备辨证思维、开中药饮片的能力。我们举办此次“西学中”培训,涉及范围比较大,前期有253家医院,共接收到31311名西医大夫的申请。对此,我们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方式,即入门不设门槛,如果感兴趣、愿意来者都接纳,但是要通过过程监管,尤其是通过结业考核,严格把关,不设合格率,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医师才准予结业。当然,如果第一次考核没有通过,也会给学员补考的机会。

最后,要有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学员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中医深奥、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现在“西学中”项目课时的设置还是比较多的,一年制的有七八门课、不少于400个学时,两年制的有十几门课、不少于800多个学时,作为在职的医生来说,学习时想找出整块的时间显得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运用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比如,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王留义参加了此次培训,他平时无论是出差还是上下班,在开车或者坐车过程中,手机里播放的都是《黄帝内经》、中药等基础知识,通过长时间强化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除了老师辅导、网络公开课,更多的是要自主、自觉学习,以期通过更多方式的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28/56942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