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青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南昌爱尔杨秋艳手术助其重获清晰视野

  • 2025-09-10 17:01:57   
  • 李明朝
  • 快讯

  2025 年 7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接诊了一位 24 岁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小叶。据小叶描述,他在半年前发现自己的眼睛出现向内偏斜的情况,同时还伴有视物重影的症状,这给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小叶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后,杨秋艳主任为他进行了全面且详尽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叶右眼裸眼视力仅为 0.15,佩戴 + 4.50DS/-1.25DC×155° 的眼镜后,矫正视力依然是 0.15;左眼裸眼视力为 0.1,佩戴 - 2.00DS/-0.50DC×175° 的眼镜后,矫正视力可达 1.0。更令人担忧的是,在 33cm 看近以及 5m 看远时,小叶的眼位向内偏斜达到了 50 三棱镜度,其双眼的二级、三级视功能已经遭到破坏。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小叶被诊断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以及右眼弱视。

  在完善了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工作后,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小叶实施了斜视矫正术。手术中,对小叶的右眼内直肌进行了后徙 5.5mm 处理,同时将右眼外直肌缩短 8mm。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术后,经过斜视矫正手术以及后续的双眼视功能训练,小叶的眼位已经恢复正常,双眼的二级、三级视功能也正在逐步恢复当中,这让小叶及其家人都倍感欣慰。

  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介绍,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具有发病急的特点,患者会突然出现复视症状,该病症多发生在 5 岁以后。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双眼视功能已基本健全,所以才会出现复视现象。患者的眼球运动没有明显受限,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神经科检查,以排除颅内疾患的可能。患者通常能明确说出内斜视及复视的发病日期,但不存在麻痹性斜视所具有的眼部及神经科体征。

  杨秋艳主任进一步指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主要病因包括融合功能失调、解剖因素以及调节因素。该病症常好发于糖尿病患者、学龄前儿童、眼外伤者等人群。此外,精神紧张和中枢系统疾病也都可能诱发本病。其典型症状为内斜视和复视,而患者的眼球运动功能良好,在各个方向转动均正常。

  就治疗方面而言,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对于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的患者,适合采用保守治疗,即使用最低度的三棱镜底向外,分别戴于双眼以中和复视,保守治疗的周期为 0.5-1 年。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内斜度数过大的患者,需要待症状稳定后,通常以 6 个月以上为宜,再采取手术治疗。通过眼位矫正,患者可以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最后,杨秋艳主任特别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因为这容易突然诱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进而导致视物重影。一旦出现类似眼部异常症状,应及时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09-10/74057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