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有什么用途

黄芪可以补肺脾之气,能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睥、肺经。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益卫固表,托毒生肌(排出毒邪,促进肌肉生长和伤口愈合),利水退肿的功效。常用于:

1.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脾胃气虚,出现脏腑下坠等表现)之证。脾肺气虚则能出现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气短乏力等证,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

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故可用于上述诸证。

2.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怕风怕冷。本品能益卫气,有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的功效。

3.气血不足所致痈疽(是一种毒疮,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不溃或溃久不敛。本品补气而有良好的托毒生肌的功效。

4.浮肿尿少。本品有补气利尿退肿功效,故适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小便不顺畅)。

本品还可用于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证。

注意凡有表实证,或疮疡初起,或疮疡溃后热毒尚盛者,均不宜使用本品。如需应用本品,请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属于中草药的一种。黄芪可以改善记忆力减退、精神不能集中等症状,对于出汗多,出汗后倦怠乏力也有效果,有止汗效果。

黄芪作用广泛,临床上多用于气虚所致的浮肿,有消肿效果。它本身也能促进伤口愈合,可以使痈疽溃破,利于伤口愈合。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日常生活中黄芪也可以冲泡食用,比如黄芪片大概在5~10克左右,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水饮用即可。也可以把黄芪和党参、粳米、大枣一起熬成粥,也可以在做肉和烧鸭的时候放一起,有温润滋补的功效。黄芪效果虽好,但是不建议多吃,尤其是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红舌少唾液的人不建议食用,孕妇亦不建议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4-12-14/70735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