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说明什么

方法(1)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传染病急性期、严重组织损伤、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其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两者差异可大于40%,这种周期性波动与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昼夜波动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此外,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导致组织损伤,目前认为嗜酸性粒细胞是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组织损伤的主要效应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0.5%~5%,参考绝对值为(0.05~0.5)×10⁹/L。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不大,建议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诊断。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降低的话,这种情况实际上面,并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我们对嗜酸性粒细胞来说,对于它的绝对值,我们更关注的是绝对值的升高,这种升高的话,有可能是肿瘤性疾病,也有可能是过敏或者是一些寄生虫的感染,而对于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的下降,临床上面对应的疾病不多,而且没有什么特异性,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区分,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的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因为正常人身上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也可以很低,只有在特殊的疾病,比如说像伤寒菌的感染的时候,可能嗜酸粒细胞会多次检查,出现明显的降低,那么这个时候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表现,才能明确背后的诊断,而不是单独来看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这一个指标。

方法(5)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主要就是一种应激状态下出现的情况,但并不是意味着患上了疾病,比如大手术之后或者身体烧伤之后。如果长时间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出现。可以不做处理,进一步观察即可,如果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4-05-18/67882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