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术的探索与展望:“爱心日”奉献爱心

  • 2022-04-26 22: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从教近40年的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镇中学教师于文峰,还有另一个身份,一名“换心人”:从1994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了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后,他重获“心”生已28年。

“我术后1年多就回到学校开始教课,起初大家都怕我累着。这么多年过去,保持愉悦心情,医护人员密切追踪,如今身心状态很好。”于文峰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术后这些年,他努力厚实自己的生命,将社会的关爱不断传递,带出了上千名高三毕业生。

4月26日,是哈医大二院的“爱心日”,到今年已举办了十八届。每到这一天,医护工作者、受捐者会聚在一起,讨论关于“心”的思考。

4月2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办“爱心日”活动。图为医院专家与“换心人”于文峰视频连线。(受访单位供图)

20世纪80年代初,哈医大二院在国内较早开始挑战心脏移植这一尖端技术。

1992年4月26日,我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夏求明主刀、哈医大二院20多个科室上百位专家通力合作,为一位多年患扩张性心肌炎的农民,进行了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这也是这家医院进行的首例此类手术。患者后来还喜得“千金”。

1992年4月26日,我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夏求明教授(左一)主持心脏移植手术。(受访单位供图)

1994年2月,夏求明和团队又成功地为于文峰实施了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

如何让“换心人”拥有更好的术后人生?那些年,夏求明和团队孜孜以求,不仅确定了心脏移植的基本术式,还探索出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对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监测,开展了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

经过长期培养和实践探索,哈医大二院围绕心脏移植,逐渐建立起具有过硬技术本领的人才梯队。2004年专门成立心血管病医院,为这家医院开展器官移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年来,我们在心脏移植供受体选择、手术术式、麻醉方法、供心保护、术后监护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标准。”哈医大二院外科主任田海说,单纯的手术成功已不是制约移植术的瓶颈性问题,如何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成为心脏移植技术发展的关键。

“关爱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手段同样重要。”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主任于波说,心脏健康关乎全身健康。日常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规律饮食,做好情绪管理。(记者闫睿)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26/58429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