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头晕耳鸣,被误诊长达3年,病根其实是耳朵里的“它”!

  • 2022-01-29 10:00:08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作者: 段海静(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41 岁的吴女士,是一位长期坐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喜欢熬夜,近三年来常有耳鸣,多次突然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持续耳鸣、听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等,每次都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治疗后方能缓解,而且发作的程度在逐渐加重,这对她的工作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对她的心理及精神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此,吴女士曾多次辗转各大医院就诊。去看过急诊科,急诊科医生针对眩晕对症治疗,但后来仍然偶有发作;也去看过神经内科,医生还是按眩晕症给她进行了抗晕和扩血管等治疗;甚至还去看过精神科,但都没有明显好转。后来她听朋友说,这可能跟耳朵有关,最后终于来到耳鼻喉科就诊。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一系列检查,包括 CT、MRI、听力测定等,医生最终诊断为梅尼埃病,并告诉她这个病不容易治好,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改善睡眠,吴女士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发作时的症状也有明显减轻。

一、什么是梅尼埃病?

也叫梅尼埃综合征(美尼尔病),它是不明原因导致的一种以特发性膜迷路积水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是内淋巴的产生和吸收失衡而发生紊乱。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二、哪些症状可能提示有梅尼埃病?

1、发作性眩晕

“晕”的类型,其实五花八门。

梅尼埃病的眩晕大多数是突然发作的,发作时会感觉身体或周围的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向前或向后翻滚。

病人闭上眼会感觉自己在旋转,睁开眼时眩晕会加重,而且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等,而且头部随便动一下都会加重眩晕。

所以,病人在晕的时候只敢静静地躺着,而且往往发现朝着一个方向侧躺会更舒服,而朝另一侧(内耳患病的一侧)躺着会加重眩晕。虽然很晕,但神志还是清醒的。

每次眩晕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多数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很少超过 24 小时,而且一般 10 天之内不会第二次发作,大概每年发作 6~11 次。

但令人痛苦的是,随着发作的次数增多,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听力下降

不是突然“变聋”,而是逐渐发生的听力下降。一开始听力下降不明显,不容易察觉,但随着发作的次数增多,听力下降越来越明显。一般不会导致全聋,大多数是单耳听力下降。

少部分人甚至可能出现“复听”,也就是说,两只耳朵会听到两种不同音调和音色的声音。

3、耳鸣

一般在发眩晕之前出现耳鸣,在发作时加剧,缓解后减轻,但一般很难消失,为持续性。

4、耳胀满感

发作时患侧耳内或头部有胀痛、沉重或压迫感,有时可有耳周的灼痛感,一般不会有剧烈的头痛。

5、耳石危象

“耳石”是内耳里椭圆囊、球囊上的一种碳酸钙结晶,用于感受平衡,也和眩晕有关。发病时会出现发作性倾倒――毫无任何预兆,病人就突然猝倒在地上,神志却是清楚的,偶尔会伴有眩晕。当然,这种症状的发生率很低。

三、梅尼埃病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梅尼埃病的主要病理表现在内耳膜迷路,所以外耳及中耳一般都没有什么异常表现,耳镜检查和声导抗都是正常的。听力检查一般会出现感音性耳聋。

所以梅尼埃病暂时没有什么很好的及特异性高的检查,它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主要诊断依据是:

发作性旋转性眩晕出现过 2 次及以上,每次持续 20 分钟至数小时,但意识清醒。

波动性听力下降,且逐渐加重。

有耳鸣、耳胀满感。

四、梅尼埃病和其他的眩晕有什么区别?

我们常见的引起眩晕的还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前面说的“耳石症”)。它是由于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诱发的短暂阵发性眩晕,持续时间更短,一般不会超过 60 秒,同时还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症状。

耳石症通常是在头部位置姿势变化时发病。最常见的是从坐着变成躺下,或从躺着变成坐起来、躺在床上翻身的时候。而且它和梅尼埃病最大的区别是,一般不会有听力的改变。

耳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和诊断性耳石复位。如果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后眩晕好转,就可以确诊为耳石症;如果复位反而加重了眩晕,或眩晕仍然没有好转,就可以排除耳石症,再考虑其他疾病。

另一方面,还有前庭性偏头痛也会导致眩晕,一般会伴有一侧搏动性中至重度的头痛,有畏光、畏声,所以一般发作时不能睁眼,发作持续时间可达 72 小时,而梅尼埃病一般没有头痛症状。

五、梅尼埃病可以治好吗?

由于发病原因及机制还不明确,所以梅尼埃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多方面综合治疗改善症状。

虽然这个答案可能让一些病人有点失望,但我们仍然不能放弃治疗。至少,通过治疗能让你的症状得到改善,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降低眩晕危象的发作频率;其次是降低严重程度;同时让听觉功能受到的损害最小,改善听力、减轻耳鸣的症状

六、一般治疗方法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发作期需要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劳累、低盐饮食,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酒、烟,频繁发作的病人要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产生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1、对症治疗

针对眩晕,可以应用地西泮、苯海拉明、山莨菪碱及东莨菪碱、倍他司丁、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及呋塞米等利尿脱水药,也可在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2、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长期频繁发作、发作剧烈、经长期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而且耳鸣、听力下降严重的病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内淋巴囊手术(内淋巴囊减压术和分流术),是一种保存前庭功能,破坏性小而且又能保存听力的手术方式。

3、前庭康复训练

主要是反复做一些可能刺激眩晕的动作,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如反复转头、低头捡东西、绕圈掷球等等。但要避免在眩晕发作危象期进行,一般在间歇期进行康复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4、破坏性治疗

有药物破坏性治疗,比如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但有听力损伤的风险;外科破坏性治疗,即手术迷路切除和前庭神经切断术,是一种完全破坏性的治疗。

对于一些经过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都无效、严重影响生活、造成很大的心理及精神困扰的病人,可考虑采用这种方式。

5、辅助治疗药物

此外,也可辅助应用一些营养神经和扩血管类的药物。

参考文献:

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0.

孔维佳、周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05.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29/56948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