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用好,提升战力。用不好,心脏奔停
- 2022-01-14 08: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压力表现出的效应,是一个“倒U”。就是说,如果压力适中下,能力表现是最佳的。多一分则满,少一份则亏。这个是由大脑的前额叶负责。
当压力太少太少时,就会产生厌倦,麻痹无聊。
当压力太大,我们今天主要聊聊。心理社会压力如工作或家庭条件引起的易怒、焦虑或睡眠困难,或是生活事件如失业、退休、生意失败、离婚、配偶或近亲死亡或重大疾病等。
1
压力太大,心脏崩塌。
有一个名“PURE”的研究。11.8万人,随访10年,发生了5934例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梗、中风或心力衰竭。看里面,压力重大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2%,中风风险增加30%。而轻度和中度压力没有风险增加。
自己认为压力大的急性心梗风险高1.45倍,而在工作中长期有压力心梗风险高2.17倍。7.3%说有重度压力,18.4%中度压力,29.4%为轻度压力。
一些压力大的事情,使得情绪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分泌,导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等,已经有冠状动脉病变的会氧失调,致心梗。
JAMA有研究,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与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诱发的缺血相比,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5年下来,死亡、心梗或心衰住院风险更高,高出来1倍。如果运动,或精神压力都能诱发缺血的,风险增加2.8倍。
强调下,心脏不是仅仅一个能跳的“机械泵”,特定的性格、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以及压力的生活事件等,都会影响着心血管病。
2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压力呢?
真是“思路”决定出路啊。
有人看过3万人,8年,承受着压力,且认为压力会阻碍健康的,死亡风险增加了43%。而奇怪的是,觉得承受极大压力,但是不把压力看作是损害健康的,死亡风险没有增加。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果说面对压力的时候,认为自己是为此身体在做准备迎接。
将视作为助力表现,心跳、呼吸增加是为应对压力。心血管更像是感受到兴奋的样子。
不要想摆脱压力,而是正确面对压力。下次压力大的时候,身体是准备迎接挑战。身体会相信你,压力健康反应。
压力反应容易忽略的是让人社会交往。身体相信压力是迎接挑战的准备。会产生有催产素,也叫做拥抱激素或压力激素。
催产素,会促使社交能力和倾诉,渴望亲密接触,包括希望有亲人的肢体接触,获得周围的援助之手。
催产素,不仅是在大脑,也在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天然抗炎,保护血管压力下收缩。心脏有催产素受体,心脏细胞压力下恢复。
另外有意思的是,无论求助或给予支援,都会增加催产素。看,压力本身含有的减压机制,对于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帮助呢。
另外,有1千人的34-93岁,面对大危机的死亡风险增加30%,而那些伸手或者花时间关心他人的,会更有韧性,致命的风险也不大受到压力影响。奇怪吧。可能援助本身也会有产生更多的催产素,而不仅仅是肾上腺素。
3
好嘞。怎么搞定压力。
首先认知到身体的感受,是为了应对压力而来。相信这种准备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
然后可以下来,优先解决最大压力事件,分析信息以及处理过程。
发挥催产素的作用,求助或寻找社会支持系统,提升解决压力的能级。
如果压力问题远超出范围,及时放弃、或求助是一种理性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14/56656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我为群众办实事,首儿所开展“落户通州,健康先行”专项行动2022-01-14 08:00:06
- 感染了奥密克戎的孩子们还好吗?新华社记者独家对话“红区”儿科专家2022-01-14 08:00:06
- 阿司匹林与利伐沙班,两者都能预防血栓,有什么不同?2022-01-14 08:00:06
- 压力:用好,提升战力。用不好,心脏奔停2022-01-14 08:00:06
- 牛肉被列入“2A级致癌物”,长期吃会诱发癌症?还能大口吃肉吗?2022-01-14 08:00:06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