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 青玉汤

  • 2023-12-18 09:23:35   
  • 李明朝
  • 中医

  张炜,男,1962年出生。河南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主任中医师,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8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组成:青蒿(后下)30g,鳖甲(先煎)10g,生石膏20~50g,知母6g,怀生地15g,玄参15g,麦冬6g,地骨皮6g,牡丹皮6g,白芍6g,甘草4~6g,酒女贞子18g,墨旱莲18g,甜叶菊2g。(以上为体重15kg小儿参考用量,可视年龄、病情增减。)

  功能:滋阴凉血,清热降火。

  主治:小儿发热,阴虚内热证。症见发热,无汗,口渴,便秘,小便黄。舌瘦红,少苔或苔厚白干,脉微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饭前30分钟服。开药当日4小时1次,次日改1日3次。

  方解:青玉汤是治疗小儿阴虚发热的经验方,由青蒿鳖甲汤、白虎汤、玉女煎合二至丸化裁而成。《素问·调经论》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虚阳盛,发热乃作。《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谓“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青蒿苦寒无毒,凉血而退虚热,可引邪外出,主“留热在骨节间”(《神农本草经》),退热应用时一要量大,二要后下;鳖甲味咸性平,直入阴分,滋肝肾之阴而退骨蒸虚热。两药合用,透热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玉女煎主“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景岳全书》)。生地黄甘寒,补益肾水清心肝之热;石膏辛甘大寒泄气分之实;麦冬除烦清心养肺胃之阴;知母质润性寒,既升又降,上行清肺热,入中清胃火,下走泻相火。“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牡丹皮治无汗之骨蒸”(《本草新编》),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走行表里,退三焦之虚热;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凉血活血,透阴分之伏火。玄参润肾阴泻无根之火,白芍柔肝血退血分之热。墨旱莲甘酸性寒,夏至日采;女贞子甘苦性平,冬至日收,二药相须均入肝肾经,为“足少阴药”(《医方集解》),择季节交替之吉时,顺天地自然之法则,撷取本草阴阳精华,滋养肾阴不生湿邪。此方之妙是青蒿鳖甲汤与白虎汤合融,滋阴、凉血、清气、透热诸法共用,甘草调和诸药同退热邪。发热无表证,舌瘦红少苔,脉微细数,是其方眼。

  加减:扁桃腺化脓者,加蒲黄少量、四妙勇安汤(金银花宜30~50g);腹泻者,加生龙牡、猪苓汤;便秘者,加火麻仁或芒硝;咳喘者,加枇杷叶;痰多者,加海浮石;夹食积者,加焦楂。(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郑亚飞、黄亚攀、张亚,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贾广枝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hangye/zhongyi/2023-12-18/66479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