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眼科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亲诊,3岁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重获清晰视界

  • 2025-07-13 15:14:06   
  • 李明朝
  • 快讯

  2025 年 6 月22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诊疗行动 —— 特邀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教授来院坐诊及手术。此次专家会诊,为饱受眼疾困扰的 3 岁患儿小平带来了康复的希望,成功为其解决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难题。

  余新平教授在斜弱视领域造诣深厚,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同时还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AKRON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委会委员等重要职务。他擅长各类常见斜弱视的治疗、复杂斜视的手术治疗、难治性弱视的矫治以及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诊治,其研究成果被评为2017年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十大进展之一,并被2020版美国眼科学会斜视临床指南引用。

  两年前,小平被发现眼睛向内偏斜,家长随即带他前往上海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双眼弱视。在医生的建议下,小平开始配戴远视眼镜并进行双眼弱视训练。经过一年的坚持,内斜度数虽有减少,却未能彻底改善。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小平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门诊。

  一系列细致检查为小平的病情勾勒出清晰轮廓:右眼裸眼视力仅 0.15,戴镜 + 5.75DS/-0.50DC×160° 后矫正视力达 0.4;左眼裸眼视力 0.1,戴镜 + 6.00DS 矫正视力为 0.5。更令人担忧的是,裸眼时眼位向内偏斜 45 三棱镜度,戴镜时仍有 40 三棱镜度的内斜,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遭破坏。最终,小平被确诊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双眼弱视。

  面对小平的病情,余新平主任及其团队迅速完善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随后,为小平实施了斜视矫正术,术中进行了双眼下斜肌转位,以及左眼内直肌后徙 5mm、左眼外直肌缩短 7mm 的精细操作,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术后,结合戴镜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小平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正逐步回归。从术前术后的对比照片中,能清晰看到小平眼部状况的显著改善。

  余新平主任介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一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与非调节性内斜视并存的共同性内斜视。其主要特征为:患儿多合并轻度或中度远视,即便充分睫状肌麻痹或戴完全矫正远视镜,内斜视角虽会减小,却无法完全消除,残留内斜视度数往往在 15 三棱镜度以上;发病时间较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更早,因戴镜后仍存在的非调节性内斜视多为婴幼儿性内斜视;内斜视常固定在某只眼睛,且常合并散光或屈光参差,单眼弱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也较为常见,仅有少数人存在一定双眼视觉,还常伴有单眼或双眼的垂直斜视。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余主任指出,当患者佩戴足矫眼镜 6 个月以上,仍残留斜视角度,且非调节部分斜视角≥15Δ,眼位稳定,若有弱视,待弱视眼视力恢复到≥0.8 时,便可进行手术治疗。

  此次小平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的成功治疗,不仅展现了专家的精湛医术,也为类似病症的患儿带来了康复的信心。相信在先进医疗技术与专业医护团队的助力下,更多眼疾患儿能重获清晰 “视” 界。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07-13/73388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