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公司:让绿色供应链减碳“有迹可循”

  ​在全球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大环境下,供应链减碳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金龙鱼公司在其中积极探索,致力于打造“看得见”的绿色供应链,让减碳不再流于形式。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港,清晨时分,金龙鱼公司的原料转运工作已经开始。吸粮机将玉米、大豆等粮食直接吸入封闭廊道,运往船舱,金龙鱼公司这种方式摒弃了传统“落地再装车”的繁琐流程,减少了粮食损耗,降低了碳排放,是供应链减碳的直观体现。但在供应链减碳的道路上,金龙鱼公司碳数据的获取与披露才是更大的挑战。

  目前,A股2024年全行业对范围三(产业链、价值链的碳排放)的披露率仅2.78%。粮油食品行业供应链复杂,产品原料多样,流程繁琐,精确测算碳足迹难度极大。比如不同产地、加工方式的豆油,碳核算过程和结果都不同。面对这些难题,不少企业选择“选择性忽略”,导致供应链减碳如同“皇帝的新衣”。

  益海嘉里金龙鱼没有回避这一问题。金龙鱼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崔新宇表示,客户越来越关注供应商的绿色发展情况,金龙鱼公司作为供应商和采购方,都需要推动绿色发展。为此,金龙鱼公司从多个可操作环节入手实现全链路减碳。

  金龙鱼公司在碳足迹认证方面,随着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企业碳足迹核查有了标准。金龙鱼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范围三排放减少,还设定了到2029年和2050年的减碳目标。

  相比不少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对供应链降碳缺乏具体操作路径的情况,金龙鱼公司的实践更具参考价值。港股上市公司在碳数据披露上要求更为严格,这也促使企业重视减碳工作。

  从港口的智能转运到全链条的碳数据披露,金龙鱼公司的实践打破了“减碳看不见”的行业困局,证明绿色供应链建设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始于每一个可量化的环节、落于每一项可执行的技术。金龙鱼公司正用行动诠释:减碳不是环保口号,而是融入产业链肌理的创新。在“双碳”目标的时代考卷前,金龙鱼公司的探索不仅为粮油行业树立了减碳标杆,更向全产业链传递出清晰信号——以技术破局、用数据说话、靠协同发力,才能让绿色转型从“理念共识”变为“可见可为”的产业实践,最终汇聚成守护地球家园的磅礴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05-08/72830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