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当,肾也受伤

  • 2025-06-24 10:25:52    互联网
  • 陈更
  • 健康

魏晓娜 河北省中医院肾病二科主任

        正月里,美食必不可少,但是若不节制,饮食不当除了会伤害脾胃这个后天之本,还会伤人的先天之本,也就是伤肾。肾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先天的禀赋强弱、生长发育的快慢、脏腑功能的盛衰。护肾相当于护住了我们的命脉,和护脾胃同样重要。想让肾脏健康,离不开适宜的饮食,怎么吃有助于护肾?河北省中医院肾病二科主任魏晓娜介绍,养肾护肾要掌握三原则:节制、均衡、清淡。

节制:喝水、三餐均要讲究

        《千金要方》提出:“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别等饿极了渴极了再去吃再去喝,饮食有节,要有节律、有节制。

        中医讲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具体而言就是肾气对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具有促进作用,对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起推动作用。

        中医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水在进入人体之后要经历一个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各个脏腑协同完成,肾在其中就要发挥蒸腾气化的作用,尿液得以正常排泄。当喝水太多,肾气蒸化作用有限,则会出现水肿的症状。如果饮水不够,则津液耗伤,尿液化生乏源,可见小便短黄;饮水不足,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于濡养,会出现口、鼻、唇、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症状。

        那饮水量为多少才能称之为“适量”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正常成人每日应摄入的水量为1500-1700毫升(约3瓶550毫升的瓶装水量),一天的尿量大概在1000-2000毫升左右。适量饮水能帮助人体排出代谢废物,减少肾脏损害。一般喝水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小口小口饮。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如:早上起来喝一小杯温水,工作学习间隙穿插着喝,晚上适量减少饮水。果汁、汽水等饮料并不能代替水,它不仅会让人变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龋齿、痛风和骨质疏松的风险。某些功能性饮料含有电解质和盐分,过量摄入对肾也不好。

        古人云:“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讲的就是节制饮食的重要性。吃的过多,不仅增加脾胃的负担,也会损伤肾气。相反,吃的太少则脾气失养,后天之气无力滋养先天之气,就会造成肾气亏虚。

        节制饮食也体现在寒热温凉的适宜。过量摄入寒凉、温燥的药物或食物,会损伤脾肾之气,严重者可发为水肿;多食辛热肥甘之品,积湿生热,下注膀胱,可造成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

        节制饮食还体现在三餐按时、细嚼慢咽、七八分饱、忌暴饮暴食等方面。有的人早餐不吃,中午大餐一顿,晚上又到很晚才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不仅损伤脾胃,时间长了肾也受伤。

均衡:黑色入肾,韭菜、羊肉补肾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和现在提倡的营养金字塔类似,即以谷物为基,加之以蔬果、奶制品、肉类等食物,其比例大致为4:3:2:1。

        在豆制品中,黑豆、黑芝麻等食物对肾大有益处。在五行中,肾对应五色中的黑色,所以黑豆、黑芝麻主入肾经,能够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有助于缓解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在蔬果类中,韭菜的补肾作用为大家所熟知。韭菜又名起阳草,能够补益精血、补肾助阳,对治疗一些男性疾病有益处。但胃肠功能不佳,食后出现烧心、反酸、反胃的人不宜食用;在肉制品中,羊肉能够温补肾阳,羊肉的脂肪含量较低,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价值比较丰富。需要注意的是,肾脏的疾病不是靠吃一两顿韭菜羊肉就能改善的,吃什么都得适度。

清淡:过咸过油伤肾

        中医所说的清淡饮食是指食物多样、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比较清淡的饮食。清淡饮食更有益于肾的养护,所以像盐、油、糖这些调料就要适量。中医讲咸味入肾,少量的盐有养肾的作用,但是过咸则伤肾。健康的人每天盐的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包括饭菜、零食所有吃下的食物,看看营养成分表心里有个数。而一些特殊人群,像肾性水肿的病人则要低钠饮食,即每日进盐2-3克,多了可能会诱发水肿。

        像油腻、辛辣的食物属于肥甘厚味之品,易生湿热,影响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从而出现腰痛、尿痛、尿血等一系列症状,还有可能引发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动脉硬化、痛风等相关疾病。健康的人每天油脂的摄入量应不超过25克,最好少吃油炸、烹炒食品、动物内脏,尽量用蒸或卤的烹饪方式,适当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植物油、鱼油还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燕麦、米糠这些食物。

叩齿咽津养肾法    

        叩齿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叩齿咽津好处多,具体怎么叩?

        操作方法:早晨醒来后,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有轻微振动即可,不要过于用力。此为完成一遍叩齿。

        叩击结束,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齿以后,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

        该动作可起到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的作用。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用舌头抵住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用唾液鼓腮,含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以上为完整的一遍,叩齿吞津保健法每日以10遍为佳。

        叩齿吞津所发挥的养生保健作用是多方面的。《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牙齿健康是肾健康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利及骨骼。坚持进行,能致骨坚,故可健骨。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担减轻,从而养脾胃。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5-06-24/73293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