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的准确位置与功效
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定位归经】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
(2)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
(3)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4)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保健方法】
中脘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按摩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2)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惊风。
(3)拔罐方法:用气罐留罐中脘穴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头痛、黄疸、便秘等。
(4)刮痧方法:用角刮法刮拭中脘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腹胀、呕吐等。
(5)点揉法: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6)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肥胖患者
按摩中脘穴能够很好的控制食欲,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
(2)肠胃蠕动慢
按摩中脘穴还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快速的排出多余的脂肪以及废弃物,排出宿便,以达到治疗便秘、排毒养生的效果。
(3)水肿、有眼袋
一般来说出现很重的眼袋,除了本身的睡眠不好,也跟胃部不好有关系,可能是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眼袋重、发青的现象。按摩中脘穴,能有效的消除水肿。
【注意事项】
(1)中脘穴孕妇禁止按摩。
(2)艾灸中脘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不必强求出痧。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4-07-04/68696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身体贫血吃什么可以补
- 下一篇:宫颈糜烂用什么栓剂效果好?
- 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有哪些2024-07-04 08:47:36
- 体温偏低不到36度怎么回事2024-07-04 08:47:31
- 黑芝麻糊的作用与功效2024-07-04 08:47:25
- 交泰丸组成及剂量2024-07-04 08:47:20
- 宝宝湿疹偏方既简单又管用2024-07-04 08:47:14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入口
2023-05-11
-
中国四大顶级医院
2023-09-13
-
70岁以上老人核酸检测费用多少 新规定明天起不做核酸了吗
2022-11-07 17:44:38
-
十大不建议买的纯牛奶排行,不能喝牛奶的原因
2023-06-30 14:06:52
-
梅婷现任70岁老公曾剑个人资料(曾剑个人资料)
2022-09-08 09:22:36
-
烟台今天已封闭的小区 烟台现在封闭小区名单有哪些
2022-10-12 09:07:30
-
张家界桑植新娘吴梅婚纱照事件完整版 看女主出轨聊天内容视频
2022-11-11 14:27:00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 1京东健康线上首发新药倍长平 可14天超长效平稳降糖
- 2专访欧碧奴创始人李静:在美丽事业中传递温暖与希望
- 3海森生物宣布收购14种药品, 康桥助推其出海扩张
- 4患者补助!情系肾友·透亮人生慈善援助项目在福建启动
- 5老年人也能顺畅用上医保码了,支付宝推出医保码宣传新举措
- 6助力百千万工程 · 健康百千万家庭 会城口腔医院开业典礼 暨四会市无牙颌重建公益工程启动仪式
- 7“领航护敏 健康行”大型过敏性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隆重启动——砥砺前行,引领过敏医学潮流
- 8骏丰频谱“全国爱眼日”大秀护眼科技
- 9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与陕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0国际 SOS 发布健康提示:全球破纪录高温影响劳动力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