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行评议,你还有哪些关注的问题呢?

  • 2022-09-27 18:00:05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The Lancet Webinar|同行评议:如何促成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三赢’” 于9月20日顺利举行。会议由《柳叶刀》(The Lancet)亚洲执行主编王辉女士主持,《柳叶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主编Zoë Mullan详细解释了同行评议中审稿人、作者和编辑的不同角色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审稿人;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中山大学李萌萌副研究员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张磊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大家介绍了作为作者和审稿人的不同经历,讨论了在投稿和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同行评议对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编辑们在会后解答了在Q&A环节没来得及回复的问题,我们今天推荐给大家。

欢迎观看会议回放:

中文直播

https://live.vhall.com/v3/lives/watch/773679002

英文直播

https://live.vhall.com/v3/lives/watch/683820989

如果遇到两个审稿人意见差异过大,编辑会如何处理?编辑是否会因为一名审稿人的消极评价否定投稿?

首先,一篇论文最终是被接收还是拒稿,是由编辑来决定的,审稿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对于进入审稿流程的文章,编辑会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专家进行审稿。《柳叶刀》系列期刊一般会选择至少四位审稿人进行同行评议。论文送审后,编辑团队都会在每周两次的审稿会(manuscript meeting)上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讨论,决定文章是否被接收、拒稿或者修回。

如果恰好出现审稿意见分歧很大的情况,如两个拒稿意见和两个小修意见,那么负责该文章的编辑会认真听取其他编辑的专业意见;如果编辑们也有分歧和存疑,有可能会请一位“所罗门”审稿人(Solomon reviewer)从公正的第三方角度审阅全部评审意见以及稿件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所罗门”审稿人的意见是做编辑决策的重要参考。

总之,编辑不会仅凭一个审稿人的意见来决定,而是会综合所有审稿人的意见以及编辑讨论会的总体意见来最后定夺。

请问同行评议的周期性长短有哪些影响因素?

影响同行评议周期的主要因素是:邀请审稿人后等待其答复的时间,以及审稿人接受邀请后返回审稿意见的时间。对于《柳叶刀》及部分有快速发表服务的系列期刊,我们给审稿人两个工作日的时间审稿,以优先尽快发表那些满足快速发表要求的重要的研究。在收到全部审稿意见后,编辑一般可以在1-2周内做出最终决定。

请问您推荐在读博士生成为审稿人吗?还是说毕业之后更好?

这取决于博士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如果该博士研究生之前已经有丰富的临床研究发表和审稿的经验,完全可以考虑成为我们的审稿人。但是如果这方面的经验非常有限,我们就不推荐博士在读的同学成为独立审稿人。不过,我们鼓励经验丰富的研究者与其团队中经验尚浅的年轻学者“搭档”,共同完成一篇文章的审稿。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和帮助青年学者更快的成长。

为什么中国学者不愿意成为审稿人,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国内学者对同行评议这项工作的意愿和热情,可能与鼓励机制或是被邀请的次数等因素有关。从时间或精力、不算或少算学术贡献/绩效、不了解如何审稿等方面考虑,确实有些学者对参与同行评议存在顾虑。

但是,从此次会议的嘉宾讨论中可以看出,很多研究人员还是乐于为《柳叶刀》系列期刊审稿的。希望这次研讨会为各位同道展示了《柳叶刀》系列期刊的同行评议流程以及如何提交一份“编辑眼中完善合理的审稿意见”,也欢迎各位同道继续和我们交流,告诉我们你们是否愿意成为审稿人的意向以及存在哪些障碍(识别如下二维码,写下你的问题)。同行评议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参与其中。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9-27/60628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