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是中暑,急救学会这4招!
- 2022-06-27 20:00:11 腾讯健康
- 健康
最近济南要说什么最火,莫过于它的天气,整个空气中弥漫着一个字“热”、两个字“很热”、三个字“非常热”............近几日每天济南的气温都在39度-40度间徘徊,这么高温的天气,很多患者出现了呕吐、腹泻等不适来我们消化门诊就诊,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是急性胃肠炎犯了。真是这样吗?其实很多患者经过辨别后他们是“热”着了-----专业术语就是“中暑”了。
01
什么是中暑呢?它的常见症状都是什么?
中暑是在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中暑的症状由轻到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表现:
1、先兆中暑:患者急性早期可出现头昏、耳鸣、口渴、多汗、乏力、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种情况一般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短时休息就可恢复;
2.轻症中暑:除有上述的症状外,体温升高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表现,此种情况及时治疗,数小时也可修复;
3.重症中暑:患者可出现持续性中枢高热,体温可高达40度,持续不退,甚至可出现身体各个脏器发生衰竭罢工的情况,这种情况如不及时至医院行专业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02
什么样的人群易中暑?
1、一般产热多的人群:如发热、甲亢等疾病群体易中暑;
2、热适应差的人群:如营养不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的人;
3、散热障碍的人群:如过度肥胖、先天性汗腺缺乏、硬皮病、或喜欢穿紧身、透气差的人群;
03
中暑后如何院外一般急救?
当身边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牢记“四字诀――搬、擦、服、掐。
搬:迅速将患者搬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解开其衣领裤带,便于患者呼吸和散热,如患者衣服已被汗浸透及时更换衣服。
擦:及时用50%酒精、白酒或冷水帮患者擦浴,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但当患者体温降至38度以下后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方法;
服:患者意识清醒,有不适时,可及时补给一些清凉饮料,亦可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但不可急于大量补充水分,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中暑患者切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大量油腻食物,避免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掐: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可用大拇指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如若呼吸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04
怎样预防中暑,避免不必要的悲剧产生呢?
1、出门记得要带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户外烈日下行走,这个时间段的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遮阳物品、防晒霜、充足的水和饮料甚至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
2、及时补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食物四性中的凉性类食物较适合夏季选用。 凉性食物有,谷类:薏仁;蔬菜:大白菜、芦笋、茭白、芦荟、莲藕、苦瓜、丝瓜、黄瓜、冬瓜、绿豆芽等;水果类:猕猴桃、火龙果、西瓜、梨、柿子、橘子、杨桃、香瓜、番茄;肉类:海鲜、鸭肉;蛋豆类:蛋清、绿豆等;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友情提示:如果您在高温情况下出现了高热、呕吐腹泻等不适,及时至医院就诊,避免不当治疗引来不必要的危险。同时高温天气下务必做好安全科学的防暑措施,安全舒适的度过这段让人“上火”的时段。(文/王晓丽 编辑/胥潇)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6-27/59644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我的高考―一位市委副书记的高考自白2022-06-27 20:00:11
- 穿暴汗服减肥,我信你个鬼2022-06-27 20:00:11
- 你有没有梦想过,从此不来月经?好处和坏处,一次说明白2022-06-27 20:00:11
- 高温天气,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是中暑,急救学会这4招!2022-06-27 20:00:11
- 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今年第一例热射病患者,这些“避暑”要点要记牢2022-06-27 20:00:10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10:33:42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