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路边野花不要采,吃花还得谨慎点

  • 2022-04-25 20:00:13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俗话说“知时而食”,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春天怎能少得了“吃花”?

自古“民以食为天”,对于美丽的花儿古人自然不会放过,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吃花史,直至今日,花朵入食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饮食文化。如今,花有许多做法和吃法,可凉拌、热炒、炖汤、泡茶、烘焙,做其他食物的佐料,也是饮料和啤酒酿造的原料。不仅我国有吃花的习俗,世界各国也有不少与鲜花相关的特色美食。

人们这么热衷于吃花,是不是因为花比菜更有营养呢?许多研究表明,花卉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有近百种,包含人体所需的22种氨基酸、16种维生素、2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类脂、核酸、生长素、酶类和抗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中医看来,花也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可入药、保健、食用等,比如:玫瑰花、月季花可活血调经,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葛花有解酒的功效等。虽然食用鲜花具有一定美容养生的功效,但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宜久煎久煮。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加入食花一族,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食用鲜花,例如一些食用花蕾多比较寒凉,老年人或是平时容易腹泻、肠胃功能弱的人,不宜食用;过敏性体质,哮喘患者也不宜食用花卉类食物。另外,很多人用食用鲜花泡水、煮粥、蒸糕点时,喜欢添加较多糖来改善口味,这一做法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有些花儿看起来很美丽却坚决不能吃,因为其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或毒性成分,例如凝血素、植酸盐、草酸盐、鞣酸、氰甙、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鲜花入馔,赏花吃花,本是一种春日浪漫,但浪漫之余,还是要将食用安全摆在第一位。食用花卉一定要遵从传统,遵从科学推荐。比如传统上一直流传下来的食用花卉可以吃,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列举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花卉可以吃。近年来,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花卉食品的安全性,已将丁香花、菊花、槐花、桃花、荷花在内的上百种花列为食用花卉,可药可食可赏。对于没有列入的要谨慎食用,从来没有人吃过的花千万不要吃。公园、路边的花朵更不要采食,以免有农药残留。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25/58394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