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金维他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先看自己营养够不够

  • 2022-04-20 18:00:14    健康一线
  • 陈更
  • 健康

疫情无常,从3月初,国内疫情反复,新增人数不断飙增,再到部分城市封闭式管理,继“奶茶自由”、“口红自由”、“包包自由”后,“蔬菜自由”成为特殊时期下新的“奢侈”。从一天四个闹钟准时抢菜,再到团购蔬菜盲盒,大家好像已经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吃什么的日子,但这种特殊时期不得已的“妥协”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隐患——营养摄入不均衡。营养均衡到底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又该如何解决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哪些营养素是必需营养素。

必需营养素是指满足下列5个条件的营养素:

1. 该食物成分是机体存活、生长和健康所必需;

2. 在食物中缺乏或比例不当可造成相应的缺乏病且严重时可致死亡;

3. 缺乏引起的生长不良或缺乏病只有该成分或其前体物质可以预防;

4. 低于该成分的标准摄入量时,机体的生长状况和缺乏症与摄入量密切相关;

5. 该种食物成分在体内不能合成,但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一生中都需要。

而经过营养学家们的探索,有42种营养素被认为是必需营养素,分别是:

●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 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

● 碳水化合物

● 矿物质:钾、钠、钙、镁、硫、磷、氯、碘、硒、铜、钼、铬、钴、铁、锌

● 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胆碱、维生素C

●水

那么,缺乏营养素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均衡的营养摄入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能降低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而营养素缺失时,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导致不良后果(以下内容为科普知识说明):

● 影响皮肤健康B族维生素与皮肤健康息息相关,B族维生素缺乏可导致脂溢性皮炎,还可使皮肤出现粗糙、增厚、干燥、脱屑等症状。另外,B族维生素缺乏还可导致毛发变细、失去光泽。

● 影响视力:维生素A对视觉功能非常重要,缺乏维生素A可使眼睛适应黑暗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可发展为夜盲症。另外,维生素A缺乏严重时还可导致眼干燥症,甚至失明。

影响精神健康、认知功能:B族维生素缺乏可出现忧郁、急躁、沮丧、失眠等症状,还可导致记忆力下降。铁缺乏可使儿童易烦躁,成人冷漠呆板。另外,铁缺乏的儿童及青少年还可出现注意力与记忆里调节过程障碍、导致学习能力降低。锌缺乏可导致认知能力差、精神萎靡等。

● 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锌缺乏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另外,锌是性器官和性功能正常发育所必须的,锌缺乏可导致性功能障碍。赖氨酸缺乏可导致发育不良,还会使食欲下降,进一步影响营养状况。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钙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骨骼结构异常等,还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上面提到的这些也只是营养素缺乏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冰山一角”,营养素缺失还可导致免疫力降低、影响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影响消化功能等等,因此,确保营养均衡至关重要。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营养不均衡的问题,避免营养素缺乏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提供了一种答案:平衡的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保障人体营养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平衡膳食的重要特征是谷类为主,建议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另外,还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奶类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建议应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喝液态奶300g(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酸奶或低乳糖牛奶)。最后,还应经常吃豆制品,并适量吃坚果。

但对于因疫情仍处于封闭状态的人们来说,能吃上新鲜蔬菜已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水果、牛奶这些“奢侈品”了,处于特殊时期,仅依靠膳食做到均衡营养摄入有一定困难。这时,可以考虑使用配方科学、含量适中的营养补充剂来补充每日所需,比如21金维他。

21金维他是深耕“维矿”领域37年的经典国民品牌,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维生素领域占有领先地位。

21金维他充分考虑中国人群实际膳食结构及营养摄入情况,精选21种营养物质补充身体所需,更特别添加有助促进营养吸收的赖氨酸,根据中国居民营养推荐摄入量精准配比,多种营养科学协作,营养补充刚刚好,是中国居民的健康优选。

21金维他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先看自己营养够不够

面对疫情和封闭,还要尽量放平心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保证营养摄入,条件允许的话也可在家中简单做一些运动,保持良好作息。

愿疫情早日结束,找回失去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 籍海宁, 籍承恩. 营养素缺乏症的现状与防治[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12A):2.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20/58260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