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5岁孩子误吞异物,导致胃穿孔,此类东西一定不要给孩子玩
- 2022-03-23 12:00:05 腾讯健康
- 健康
小孩子对外界一切东西都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而表达这种求知欲的方式常常是把东西放进口中去体会,从而很容易误吞。如果吞进去的是腐蚀性、创伤性比较大的物件,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很大。最近,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镜中心又接诊了一例吞异物的患儿。
吞入磁石8小时
孩子腹痛求医
5岁的浩浩(化名)8小时前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急于山东省省级医院就诊,做了腹部X线检查,显示胃内异物,需要行内镜下治疗取出,遂急转诊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镜中心。
高峰玉主任接诊了这位患儿,看了一眼片子,结合既往经验,倾向于考虑磁石一类的东西。明确病史,完善辅助检查后,高峰玉主任很快制订了治疗方案,决定麻醉下实施内镜下治疗。
“胃已经穿孔了,
再晚一点可能就需要开刀了!”
浩浩(化名)在静脉麻醉下,高峰玉教授在精细地操作镜子,胃体大弯侧见有一串金属,一端游离,一端扎入胃壁。当用鼠齿钳钳住胃壁侧异物拔出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胃壁已经穿孔,高峰玉主任感慨道:再晚一点,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胃镜下磁珠表现)
紧接着,内镜头端继续在胃腔内搜寻,在胃底看到独立一枚银色异物,高主任经内镜将异物取出,并使用钛夹夹闭已经穿孔的胃壁,整个过程十分钟不到,手术顺利结束。
(胃镜下可见胃壁已经穿孔)
“果然是磁石”大家仔细地看了看取出来的已经变色的异物。
(取出的磁珠)
部分磁石进入小肠
内镜无法取出
术后,再次完善腹部X线,出乎意料的是,另外有一串磁石已经进入小肠,无法经内镜取出,但幸运的是这串磁石相互吸引在一起,未见其压迫肠壁组织。
“吃点促进排泄的药物,期待这串磁石能够排出来,否则还是得外科手术取出”高峰玉教授向家属解释道。
(腹部X线可见磁珠在肠道)
“他每次大便,我都仔细扒拉”孩子母亲焦急地这样讲着,终于在住院第8天,磁石排出来了。
(腹部X线未见磁珠)
为什么磁石危害那么大?
哪些东西孩子容易误吞?
磁石、磁力珠又称“巴克球”,是一种球状强磁石,因体积小、形状组合多变而受到儿童的喜爱,但也增加了儿童异物摄入的风险。吞食多个或多次间隔吞食磁力珠后,磁体容易在胃肠道不同部位相互吸引,压迫相隔的胃壁、肠管壁或者其他组织,长时间压迫容易造成胃肠管壁受压缺血而导致坏死、穿孔、瘘管形成、肠梗阻,甚至诱发肠扭转,导致腹腔感染、中毒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
大部分儿童在误食磁力珠异物后早期症状可不明显,或在数小时至数周内出现轻微症状,之后缓慢出现持续性或者间断性腹痛、恶心、呕吐等,更有甚者间歇性腹痛长达6个月。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大部分不能准确描述病史,且部分家长在得知患者吞入磁力珠后认为会像其他异物一样正常排出而延误诊治。
高峰玉主任再次提醒家长: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纽扣电池、玩具多见。幼儿不能正确表述,若无明显消化道症状,极易导致漏诊误诊,导致严重后果。家长应提高看护意识,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危险物品,纠正儿童随便把杂物放入口中的不良习惯,从根源上杜绝消化道异物的发生。(文/刘柱 编辑/胥潇)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3/57693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海已对闵行和嘉定体育馆按规范改建,作为对感染者集中隔离管理场所2022-03-23 14:00:07
- 专访钟鸣:口服新冠特效药很快正式进入临床应用,让人期待2022-03-23 14:00:07
- 新版诊疗方案这个数值调低引发热议,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丨小南帮你问2022-03-23 14:00:07
- 柳叶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残障儿童与青少年遭受过暴力侵害2022-03-23 14:00:07
- 邬惊雷:上海面临常态化防控以来疫情形势最严峻复杂的挑战2022-03-23 14:00:07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