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癌,我国发病率全球最高!
- 2022-03-18 12:00:11 腾讯健康
- 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最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1万新发患者,占全球49.4%。
种种数据显示,我国的肝癌防控态势非常严峻,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那么,生活中哪些是会导致肝癌的危险因素?得了肝癌又该如何治疗呢?浙大二院院长、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伟林教授表示:肝癌不可怕,早期诊断、科学治疗,患者的生存率还是比较理想的。
01
肝癌是什么?
为什么一经发现经常会是晚期?
肝癌(liver cancer)分为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发生于肝脏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继发性肝癌则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到肝脏产生的肿瘤。目前,原发性肝癌占据了我国肝癌的绝大部分。
面对癌症,我们常说“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王道,但肝癌发病隐匿,一但发现,很多人便已是晚期,令人心痛,之所以会如此,是和肝脏的特性有关。
肝脏是人体最强大的器官之一,在消化、新陈代谢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肝脏一般情况下对疼痛的感知并不敏感,是个“沉默”的器官,也就是说,只有到达某个临界值,如癌症细胞不断堆积形成直径较大的肿块形成压迫时,才会引起较明显的疼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部分肝癌患者感觉到不适时再去检查却为时已晚。
图 肝癌典型进程:正常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02
肝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在我国80%以上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HBV)或丙肝(HCV)病毒引起的,而超过8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成为了肝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同时,由于饮酒原因,酒精性肝炎也成为了造成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重要因素。而血吸虫性肝炎、饮食过剩或营养不良导致的脂肪肝、食物保存不当产生的黄曲霉霉素、饮用水污染、腌制食品里的亚硝酸胺类以及家族遗传等等,都是诱发肝癌的罪魁祸首。
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的表现,一旦出现症状,疾病通常已进入中晚期,可表现为肝大、右上腹肿块或肝区疼痛,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
03
得了肝癌怎么办?
年近六十的老李(化名)20多岁时就查出患有乙肝,由于症状不明显,平日里也没有感觉到身体不适,一直以来就未放在心上,忙碌了大半辈子,即将退休的他满心打算着退休之后好好享受美好生活,却突然出现腹痛、发热的症状,本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休息休息过两天就好了,不料情况越来越严重,腹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人也跟着瘦了一大圈。这下家里人慌了,赶紧带着老李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右肝巨大占位,多条重要血管癌栓形成。
听闻这个结果,老李和家人瞬间感觉天都塌了,他们辗转多地,都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在即将放弃之计,听闻浙大二院王伟林教授是我国有名的肝病专家,对复杂肝癌手术有着非常成熟的经验,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老李和家人找到王伟林教授。王伟林教授在充分了解了老李的病情后,微笑着说到:“能治的,但是你要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和蔼的态度、肯定的语气让已年过半百、差点放弃的老李瞬间热泪盈眶,他告诉王教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配合,积极治疗!”
虽然给了患者满满的信心,但王伟林教授知道,老李目前情况并不乐观,肝脏占位巨大(直径接近10CM),多处重要血管已被癌细胞侵犯包裹,术中既要保证最大程度的将肿瘤切的干净防止复发、又要确保剩余的肝脏能够负担得起老李的生理需求。为此,王伟林教授联合医院超声科、放射科、肿瘤内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开展了多学科会诊MDT,在充分评估患者身体耐受能力的情况下,为患者量身定制了缜密的手术计划。
手术前一晚,老李心情激动辗转反侧,而王伟林教授带领的医生团队却没有丝毫慌乱。原来,类似这样的高难度的手术,他们之前已经遇到过不少,加上术前缜密的MDT讨论推演,此刻他们内心已有了十足的把握。
最终在医生们精湛的技艺下,老李的肝癌根治术顺利完成,医生们顺利的切除了他被癌细胞占领的右半肝和下腔静脉,并用人造血管替换,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而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管理,使得他术后12小时进水、18小时进食半流质、24小时下床活动、9天即达到出院标准。
“我行医三十余载,遇到过很多肝癌症患者由于恐惧或者对病情的不了解,而延误或者放弃治疗,令人十分痛心。”王伟林教授讲到:“其实,改善生活习惯、规避肝癌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肝癌发病率或者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目前,对于早期肝癌患者,首选根治性的外科手术治疗。
而对于中晚期患者,随着现在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对肿瘤进行降期来创造手术机会,即使最终因身体原因不能手术,也能够较好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发现肝癌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早期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我国外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余文光教授操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胰头癌Whipple手术,开创中国历史上该领域的先河;钱礼教授编纂出版的《腹部外科学》至今仍是青年医生的良师益友;齐伊耕教授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外科“神刀”彭淑牖教授攻克“胰肠吻合口漏”的世界难题、发明了多功能手术解剖器,改写了世界外科器械史;王伟林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肝肺联合移植,实现了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器官移植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代又一代的浙大二院肝胆胰创新引领者前赴后继,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济人寿世的诺言。
如今的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内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中心之一,器官移植生存率及肝胆胰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王伟林教授团队《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荣获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伟林教授讲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以我之所学,为患者带来健康、带来幸福,这是我作为医生的初心,也同样是从医以来所一直坚守的。”
来源 | 都市快报
文 | 肝胆胰外科 王伟林
图 | 部分源于网络
审核 | 王伟林,陈国忠
责编 | 朱俊俊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18/57602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4款“一吃就瘦”的网红产品!这3款不是减肥,是减命2022-03-18 12:00:11
- “躺着就能瘦”的减肥方法,很多人被它的后遗症“吓”跑!2022-03-18 12:00:11
- 【健康解码】春季野菜正当时 采食细节要注意2022-03-18 12:00:11
- 多喝水堪比整容?一个姑娘每天3升水坚持30天后却发现……2022-03-18 12:00:11
- 猪身上的3个部位,医生提醒绝对不能吃,第3个很多人戒不掉!2022-03-18 12:00:11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