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对男人有用吗?当然!躲避这种癌症最关键

  • 2022-03-05 18: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审阅者: 盛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和尿道周围出现肿块是男性尿道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发病早期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

部分患者伴有尿路感染或梗阻病史,即使症状逐步显现,也可能误认为是旧病复发,未加以重视,错失早期治疗的时机。

一、尿道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

排尿困难:虽然有尿意,但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尿液;尿线细弱、尿流间断、尿后滴沥;总感觉还有尿液没有排空。

尿频、尿急、夜尿、尿失禁。

尿痛或尿液中带有血色。

尿道有分泌物或血液流出。

尿道附近部位出现无痛性的肿块。

性交时感到不适。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二、男性尿道癌可侵袭周边组织,并发生扩散或转移,常见并发症包括:

癌组织不断增大,造成尿道狭窄、梗阻,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细弱、尿痛。

侵犯附近组织(如膀胱、前列腺、淋巴结),并可能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肿胀和疼痛。

尿道癌远处转移也较多见,例如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等,在癌症转移灶体积较小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其日益严重时可引起疼痛和相应器官组织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如肺部转移,会引起咯血、胸痛、胸闷、气急;肝脏转移,可导致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骨转移,可破坏骨骼结构,甚至引发瘫痪。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三、男性尿道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基因突变:若尿道长期存在感染、梗阻、炎症,就会对细胞造成反复的损伤,在此过程中就可能诱发细胞的基因突变,并逐渐进展为癌症。

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癌症的转移: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癌症(如膀胱癌)也很可能向尿道转移,形成继发性尿道癌。

四、哪些人容易发生男性尿道癌?

伴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年龄超过 60 岁。

伴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伴有其他泌尿系统癌症。

反复尿路感染或尿路梗阻。

性病患者:最常见的是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例如人乳头状瘤病毒 16 型即 HPV16)。

五、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排尿受阻、血尿、尿频、尿急、尿痛。

尿道周围出现无痛性的肿块。

尿道有分泌物或血液流出。

上述症状也可能是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所致,患者有必要及早检查、确诊,才能尽快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六、医生如何诊断男性尿道癌?

医生会首先会询问病史(包括患者既往病史和治疗史),并初步了解症状特征。随后将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来鉴别病因,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确诊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具体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检查腹部、腹股沟(大腿根部)、阴茎、阴囊是否存在肿块、疼痛或压痛,观察全身各处是否出现异常。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肛肠部位是否存在肿块或异常。

尿液或尿道分泌物检查: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肿瘤细胞或病原体感染。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手段,观察肿块情况及其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盆腔、腹腔和胸腔内的脏器是否发生转移。

尿道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同时医生还会取少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确诊试验,判断病变的性质、恶性程度、细胞来源,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七、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从何时开始出现症状的?

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会减轻或加重?

以前是否曾发生类似情况?是否曾接受治疗?

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或异常情况?

八、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推荐采用何种治疗方案?是否还有其他替代方案?

能否治愈?需要治疗多久?

整个治疗过程大致需要多少费用?医保能否报销?

治疗之后是否会复发或发生转移?

日常生活和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癌变位置、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处置方案。原则上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远段尿道癌,放疗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药物治疗

化疗:化疗药物在尿道癌治疗中的应用较为有限,通常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手段。有时也作为姑息治疗(采取一定手段缓解严重疾病患者和其家人的痛苦)尝试用于其他治疗方案均无效的晚期患者。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甲氨蝶呤、顺铂、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吉西他滨,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

手术治疗

尿道癌手术切除:此类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去除受到尿道癌组织波及的区域,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此项手术的目的是清除受到尿道癌细胞侵犯的淋巴结,降低转移和复发风险。

尿流改道:此项手术的目的是构建新的排尿途径,适用于尿道被完全切除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单独放疗:通过辐射杀灭癌细胞,尤其适用于早期远段尿道癌患者。此类患者常用组织内照射的方式进行放疗,也就是把放射源通过导管或探针置入尿道癌部位,局部近距离照射。这种方式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杀灭癌细胞,减少对周边器官组织的损伤。

术前放疗:在手术前,通过放疗缩小癌组织的体积,降低手术切除的难度。

术后放疗:在手术后,通过放疗尽可能地清除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多数尿道癌患者是老年人,经治疗后 5 年生存率约为 45%,10 年生存率约为 30%。

尿道癌越早治疗,预期效果越好,长期生存率越高。如果错过早期治疗时机,病情出现明显恶化,治疗难度会大幅上升,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会显著缩短。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患者术后应注意导尿管是否通畅。如尿液中出现大量血液,应即刻告知医生。出院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全身清洁、干爽。

放疗注意事项:放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尿道狭窄(表现为排尿不畅、尿痛)、放射性膀胱炎和/或尿道炎(表现为尿痛、血尿或脓尿)、便秘、腹泻、食欲不振、局部红肿或出血,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复诊。

用药注意事项:化疗药物可引发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发烧、脱发、困倦、肢体麻木/疼痛、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若症状严重、无法耐受应及时复诊,以便于医生调整剂量或改变用药方案。

复查:由于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或放、化疗方案,因此务必根据医生的治疗计划,定期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观察病情变化趋势。通常,在起始阶段需要每周复查。若疗效良好,病情稳定,则可以延长间隔,每 1~3 个月复查 1 次。

运动:手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卧床休息约 3~7 天,随后可以开始在床上活动肢体或下床在小范围内走动,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短期内不要剧烈运动,但也不要完全卧床不动,适量的活动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降低静脉血栓风险。非手术患者请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运动。

手术患者:术后需禁食,约 1 天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根据恢复情况改正常饮食。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纤维素,利于排便。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酒精的饮料,减少对泌尿系统的刺激。

非手术患者:要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同时要适当补充热量、水分和维生素。但要控制用盐量,避免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包括:

避免多性伴、避免高危性行为;务必使用安全套,降低性病感染风险。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后都要洗手。

关注自身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一旦有感染或不适,应及早接受规范诊疗。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预防或降低发病风险:

每天坚持锻炼,可以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总长至少要达到 30 分钟,期间可适当休息。

戒烟、限酒:吸烟、酗酒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要拒绝吸烟、避免吸入二手烟的烟雾。每日饮酒不要超标(大致为 300 毫升啤酒、100 毫升红酒或 30 毫升白酒)。

参考文献

[1] Zhang M, Adeniran AJ, Vikram R, et al. 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Hum Pathol, 2018, 72: 35-44.

[2] Grivas PD, Davenport M, Montie JE, et al. Urethral cancer.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2012, 26(6): 1291-314.

[3] WebMD. What Is Urethral Cancer? (2019-08-18) https://www.webmd.com/cancer/what-is-urethral-cancer#1

[4]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Urethral Cancer Treatment. (2019-04-09) https://www.cancer.gov/types/urethral/patient/urethral-treatment-pdq#_1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05/57379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