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检验单中 吓的不轻?掌握这4点,助你轻松“秒”懂!
- 2022-02-26 12:00:07 腾讯健康
- 健康
我们去医院做检查所拿到的化验单,交给医生看,医生多数情况看过后,不会说什么,或者“挺好,不错”。可是等到我们回家后仔细看,却会发现一些上上下下的箭头们,和后面所附的正常值相比,高高低低不在正常值范围,有的甚至是红色标识,一下就感觉不好了:这真的没问题吗?
应该说:只要是不被风湿科医生看重的“不正常值”一般都没有大问题,至少目前是不用干预的,等下次检查做一下对比之后再说。
在这里提一下,风湿科医生和非风湿科医生,在对于类风湿患者检查结果的判断、评估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我们的检查结果,应该给风湿科医生看。
我们所做的检查项目的结果,和正常值相比,哪怕是有“1”的差别,只要超出范围,箭头就被标记上了,这是仪器规则的设置。
其实在病情及身体功能方面,存在几个数字上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等于有什么问题。更何况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标本、操作、仪器等等。因此人体生化指标数值,在临床上重要的作用是参考价值,而不是超出正常范围、有箭头上下就一定是身体状况出了问题。
当某项检查结果超出正常值时,有的并不需要担心,不需要任何处置措施;有的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不需要做处理;有的是表现出明显问题,马上需要采取措施。对于前两种情况,医生一般不会和患者说什么,就是“不错,挺好”;而第三种情况,医生一定会和患者讲,并且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我们患者来说,看到上下箭头,不要过于担心,而害怕病情反复、身体出现新问题。规范地做药物副作用监测,对第二种情况很必要,可以及时发现副作用出现。
另外,长期规范做检查、监测,可以动态显示出检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对于我们把握疾病情况、用药效果、药物副作用、内脏功能等都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每次的化验单需要妥善保管,如果可以做出重要指标的检查记录,更有价值。
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容易出现箭头的化验单,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用药期间监测骨髓抑制副作用,白细胞是重要指标。在治疗期间,如果出现检查结果低于正常数值不太多,药物的骨髓抑制副作用是存在的,只是不一定需要干预,有时候服用药物一段时间,这个副作用表现可能降低,白细胞恢复正常。
白细胞高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果治疗药物中有激素,白细胞高一些是正常的;如果适逢感冒、外伤等情况,白细胞高些也是正常的。
化验单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等分门别类的项目之间,其实存在着互相影响的作用,其中一项增高同时伴随着另一些或者另一项的降低,箭头虽然多了,但是只是反映了同一种情况而已。特别是在有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的波动更为常见,这些都不需要我们自己额外担心。
红细胞相关的指标,和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炎症活动会影响红细胞,一般常见于红细胞个体(体积)变小、血红蛋白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出现贫血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可逆的,一旦类风湿关节炎炎症被控制,过一些时间,会自行正常。与炎症相关的还有血小板宽度等指标,炎症一般不会影响到血小板数值。
尿常规
尿常规数值也是容易出现异常的化验单,更多的是用“+、-”标识。白细胞如果单独出现,没有红细胞、尿蛋白伴随出现,一般与肾功能没有关系,尿道炎症的可能性更大,医生一般建议“多喝水”。存在尿道炎症、肾脏炎症的时候,白细胞和红细胞可以同时出现。白细胞、蛋白、红细胞这三项同时出现,肾功能损伤的可能性增高,需要进一步做肾脏方面的检查。
尿蛋白是与肾脏功能比较密切的一个指标,“+”越多情况越不好,在红斑狼疮患者、服用肾脏副作用明显的药物,需要重视尿蛋白。但是也不是一出现加号就一定意味着有问题,如果医生认为没问题,不需要进一步做检查、处理,那就不需要担心什么。
出现红细胞,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例假的关系,这属于假阳性;服用某种药物时出现红细胞,需要重视该药的肾脏副作用,某些消炎止痛药物可以导致出现红细胞,应该调换用药。尿中红细胞只是一个粗略的提示,做红细胞形态检查,可以进一步判断红细胞出现的原因,如果需要,医生会安排。
尿常规检查,有时候受当时喝水少、天气热等导致的尿少、尿体内存留时间长等因素影响,这在患者就诊时,也是比较常见的因素,非疾病或者药物副作用所致。
肝肾功能
肾功能指标出现增高,一般不是好现象,需要进一步做更专业一些的检查。肌酐、尿酸降低,一般问题不大,可能与营养不良、运动少等有关系。
肝功能方面,转氨酶是敏感的指标,初次使用某种药物,要注意“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一般不需要干预;如果数值增高超过3倍,一般需要停药,患者可能不适合使用该药。如果服药期间出现转氨酶升高,数值不是太高,需要关注一下药物副作用,最好做一下肝脏B超;如果数值增高很多,有可能出现肝脏方面的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
上面这些情况,是指规范监测肝肾功能的前提下,不规范监测的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血沉 免疫学指标
血沉是反应炎症活动度的指标,在病情监测方面,和C反应蛋白的功能基本一样,一般做个血沉就可以了。
免疫学指标高,有些患者治疗中变化不大,甚至治疗中升高,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不需要额外担心,还是比较正常的。
规范治疗中,医生用药会关注这些指标,但是不一定可以做到降低这些指标,我们也不一定需要追着医生问“为什么某某没有降低?”,老实说,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甚至不能回答。
来源:莎如茵空间
编辑:yeah 审校:小冉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26/57254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触目惊心!11岁女孩吃头发一年多,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2022-02-26 12:00:08
- 130/80,美国高血压新标准!血压正常的你,也可能要警惕高血压了2022-02-26 12:00:08
-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这么大?!晚上生的就偷着乐吧2022-02-26 12:00:08
- 老年人经常腿抽筋是什么原因?一定是缺钙吗?或许还有其他原因2022-02-26 12:00:08
- 白带发黄,“那里”发痒?阴道炎怎么治?2022-02-26 12:00: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