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一开始,大夫都跑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

  • 2022-02-17 20:00:16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技术以及设备的进步,微创介入手术比例逐年升高。

麻醉学科要面临的问题是,从之前大刀阔斧镇痛以及应对大失血等挑战转向更精细化的循环管理以及更多心脑血管疾病比例增加的压力。

更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麻醉医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穿一个短袖就开工了,而是得穿上厚重的铠甲。

这天,皮肤科的一位主任父亲突发脑血栓,被紧急送往介入手术室进行机械取栓术。

由于是同事关系,又是科主任,也不好拒之门外,就让他在介入手术室外的操作间旁观。

看着我们在铅玻璃后面忙碌着,他非常担心。我们也非常理解他,抽空安慰他不要担心。

一切准备就绪,其他人都撤出来了,只留下一个台上“体格好的”操作大夫。

随着我们出来,他立刻变得不安起来。左右挪着步子,频频看向我们。

看到监护仪上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抽空安慰他道:不用担心,我们在外面也能看到你父亲的生命指标。一旦有异常,我们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只好再和他解释道:DSA手术有辐射,尤其在造影的阶段辐射最大。虽然大家穿了铅衣,但长期处于辐射下对身体损害太大。

虽然他点头表示理解,但担心丝毫未减。

DSA手术,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通过在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计算机对影像信息进行处理的血管成像技术。

术中,虽然他可能看不懂监护仪上深层次的信息,但还是努力看着。

一小时后,血栓被顺利取出。

看到老父亲安全下台,他不由得说:吓死我了。

我们都能听出来,他这话是很有深意的:病情可能是担心之一;按他印象里,我们都陪在患者身旁可能更安全一些。

得知预期效果应该还不错的时候,他向我们请教术中如何保持麻醉平稳的问题。

我们告诉他,现在有靶控输注。只要我们计算好数值,药物会按照预期设计持续泵注,比以前手推药更平稳。

看到他对我们大多时间都隔着玻璃观察似乎有点想法,我们解释说:每天几台手术,尽管穿了铅衣,也难免辐射过多。

临走,一阵道谢。

也许,只有了解了医院内部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理解医护人员。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17/57101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