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羽生结弦们怎么转都不晕?我只是看他们转都晕……

  • 2022-02-15 22: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日本选手坂本花织在比赛中跳跃。(新华社图)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这几天,苏翊鸣的1800、羽生结弦的4A刷屏各大网络,腾空,旋转,跳跃,转转转转……看比赛的你,在为他们精彩表现欢呼的同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惑:这些运动员,尤其是花样滑冰,在冰雪上转这么多圈,是怎么做到保持平衡不头晕的呢?毕竟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转两圈就晕了。甚至有的人,不转都会突然眩晕。这一切,都和维持我们人体平衡的重要结构之一――“前庭”有关。

转不晕需要大量科学的前庭功能训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张宏征解释,人体能够维持平衡,需要前庭觉、视觉和本体觉三者协同作用。三者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让我们产生眩晕、走路不稳等症状。其中,最容易产生眩晕和不稳的结构,就是我们的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包括三个半规管和2个耳石器(椭圆囊、球囊)。三个半规管从三个不同维度感知头部旋转,然后整合成神经冲动输送给大脑。两个耳石可以检测线性加速度,并不停地将感受到的神经冲动输送到我们中枢。它们和视觉、本体觉接收到的神经冲经过整合,共同维持我们的身体平衡。

其中,半规管内存在着淋巴液以及壶腹嵴,壶腹嵴就像是半规管里的小块海藻,漂浮在液体中,感知发生的一切。当连续进行幅度较大的旋转时,半规管的壶腹嵴毛细胞过度刺激,没有经过训练,普通人前庭中枢耐受度会稍差一些,所以我们普通人转几圈就出现头晕站不稳的现象。

而统计数据显示,在重大花样滑冰比赛中,4分半的时间,花滑运动员们平均要转近百圈。为什么他们转这么多圈,最后还能平稳落地呢?

张宏征解释,这要靠大量科学的前庭功能训练,使得原本受旋转或各种加速度刺激产生的反应不断减轻,甚至消失,让自身的平衡系统在复杂快速的旋转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不转都晕?可能是耳石掉了

除了大部分人转两圈就容易头晕外,还有一部分人,即使没有转圈,只是做一些正常的头部运动,也会突然产生天旋地转、站不稳的感觉,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前庭功能出现了问题,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就是耳石症。

我们人体的前庭器官还包括椭圆囊、球囊2个耳石器,它们都有耳石膜覆盖,膜内有耳石。张宏征提醒,在某些因素情况下,比如前庭炎症、大力的撞击、或者离子代谢失衡等,就有可能引起耳石从正常位置脱落。一旦掉入半规管道或黏附于嵴顶,就会引起眩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耳石症。简单地说,就是耳朵内“疯狂的石头”,逃逸到耳内的其他地方了!

耳石症的高发年龄是40岁以后,一些特殊人群还会提前出现老化,如体质较弱的女性,以及长期不运动、压力大、有睡眠障碍的白领一族也属于高危人群。

不过,耳石症并不是可怕的疾病,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去治疗,简而言之就是把脱落的耳石复位回椭圆囊里。此外,有时还会辅以药物治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洁莹 通讯员 伍晓丹、江珊珊、林绵绵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15/57065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