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见证他们的担当与责任! ——记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侧影

  • 2022-01-12 20:00:31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2022,见证他们的担当与责任! ——记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侧影

本报记者 李志刚 通讯员 李春霞 郭昱

1月3日早晨,元旦假期还未结束,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工作通知微信群就弹出一条通知信息:“@所有人 接市疫情防控办紧急通知,今天上午10点郑州部分区域开展核酸检测,要求我院急派医护人员支援管城区及二七区,拟请以下科室按医院分派任务立即上报参与人员及联系方式……”

自此,附属医院工作通知群每天都能看到几十条关于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

每当发布关于急派医务人员支援社区采集核酸的通知,附属医院各科室人员就踊跃报名:

“中医科凌玲”

“呼吸科刘星军”

“检验科:张林娜,唐子雯,宋文雯,郑言言”

……

几乎不到一个小时,150人的支援团队组建成功,包括带队人员、采样人员。

冬日的早晨非常寒冷,列入支援队的人员要提前起床,早早赶到医院集合出发。他们舍弃温暖的被窝,有的安顿好孩子,有的轻声告别家人,简单收拾下自己,就匆匆赶到医院等候集体出发。

每天出发前夕,李玉东院长、张红旗副院长、于春霞副院长,付刚主任都会早早到场,为支援队送行,叮嘱采样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交代带队联络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协调沟通,为医院采样人员做好防护物资配备、就餐和车辆接送等保障服务,按照政府要求完成全民核酸检测采样任务。岑树立作为分级诊疗办主任,每次都带领全科室人员参与带队支援,近十天的支援从未间断。

行驶的接送大巴车上,支援队员匆匆吃着工作人员准备的早餐,听从分配安排,调整好精神状态,做好投入工作的准备。

达到中转地点,支援队员集结在一起,高声呼喊:“郑州加油!郑州必胜!”为自己和团队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也表达出勠力同心战胜疫情的决心。

在各社区、村镇采样工作点,他们迅速穿好防护服,及时投入到核酸采样中。面对排队等候的群众,他们热情洋溢,采样心切,立即开始规范系列动作:取试剂、提醒群众张嘴发声、把试剂放入试剂管中、给双手和空气消毒、取试剂……这样一开始,就持续数个小时保持同一个规范流程。

冬日的寒冷穿透薄薄的防护服,给采样工作人员带来如入冰窟的体感。可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为陆续上前的群众规范采样。脚冻麻了,就跺跺脚。手冻得通红,就在消毒时多搓搓手。直到轮班休息,他们脱下防护服和手套的那一刻,看到那双曾经白皙的双手变成了冒着寒气的红萝卜,那双弹跳自如的脚走起路来竟有些不灵活了。

“我是第三次参加外出支援采样了:第一次是在暑假,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热得汗流浃背;第二次是十月份,秋季感觉还好,但闷得透不过气,行动也不便;这一次是在冬季,冷得很,做几个小时全身都快僵硬了。一年四季,我穿着防护服体验了三个季节的极致,希望2022年的春季不再有疫情,我能和所有人一样,欣赏到春暖花开!”该院一位护士说到。

附属医院在疫情防控前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牢记为民服务使命。一方面,医院按照政府和卫健委要求,积极派遣医护人员支援社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自1月3日至11日,共计派出864人次支援郑州市核酸采集工作。“无论是半夜接到上级通知,还是节假日,附属医院员工都是闻讯而动,都能迅速赶到现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人事科付刚主任说。另一方面,医院在确保院内正常接诊的同时,及时开通线上接诊服务,共计安排41位医生开通电话微信就医服务,24小时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解答服务,保障疫情期群众的顺利就医,另外急诊科作为郑州市急救63号站,积极参与封控区和管控区患者的转运工作,每天转运量均在10次以上。

自古英雄出少年,疫情当前有天使。自2020年初的疫情以来,附属医院这些未受过饥寒之苦的白衣天使们有召必应,冲锋在前,用技术、医术、责任和勇气一次又一次筑起白色防护墙,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全院最值得尊敬的人!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12/56627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