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20年前换肝获新生,无以为报,他在医院当起了义工
- 2022-01-01 18:00:07 腾讯健康
- 健康
帮助患者
扬子晚报网1月1日讯(通讯员 友萱 记者 陈咏)“我很感恩帮助过我的人,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新年第一天,能够力所能及地帮一帮患者,真的感到快乐,也很充实!”1日,扬州友好医院(油田总院),56岁的姚德海和往常一样,大早就从家里赶到十几公里外的医院,接应、导医、引路、抬上抬下,帮助病人就诊,开始一天的“义工生活”。
记者了解到,姚德海是江都昭关人。从2017年开始,他就来到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友好医院当义工,今年已经是第6年。听到急救车的声响,他便会动作娴熟地接应病人。不熟悉他的人想不到,他是个接受过肝移植手术的人。“我的命是‘捡’回来的。‘重活’20年了,想到这个,心里就会感恩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老姚对记者说。
2002年10月20日,是姚德海“重生”的日子。那年,老姚37岁。在北京打工时,被查出病毒性乙肝,此后情况越来越严重,发展到肝硬化晚期。据当时进行手术的扬州友好医院院长贾玉清介绍,当时患者已反复出现大量腹水,也做过脾脏切除手术,同时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的移植手术取得成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据悉,这也是该院第一例肝移植手术。
老姚在忙碌
姚德海告诉记者,手术后,自己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经过一段时间休养恢复,逐渐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从那时起,我就想今后一定要用好的身体,来回报关心过我的医护人员,回报关心过我的所有亲朋好友。所以,我烟酒不碰,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锻炼,锻炼出良好的体质,以便将来多做点有益的事情。”
身体恢复到位后,从2017年开始,姚德海开始当义工,如同上班的医护人员一样,风雨无阻,每周只休息两天,每天来回24公里路程,7点15分到岗,下午5点半离开。“我要把义工的红马甲一直穿下去,能够帮到患者,为医护人员做一些事情,我觉得就算吃苦受累,自己一点也不感到苦和累,反而感到特别快乐!”姚德海说。
校对 李海慧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01/56412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筑牢免疫防线,助力疫情防控2022-01-01 18:00:07
- 英国最新研究:感染奥密克戎住院风险为德尔塔的三分之一2022-01-01 18:00:07
- 新华全媒+|遭到“灵魂砍价”的救命药来了!2022-01-01 18:00:07
- 戴牙套容易长蛀牙吗?这些因素会造成蛀牙的形成2022-01-01 18:00:07
- 视频|20年前换肝获新生,无以为报,他在医院当起了义工2022-01-01 18:00:07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