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队在厄特获社会各界好评

  • 2021-12-29 20:00:12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中国医疗队在厄特获社会各界好评

今年年初,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14批医疗队18名队员远赴非洲,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近一年来,全体队员积极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在4家受援医院共接待门诊患者近2万人次,出急诊约500次,完成手术超1000台次,出具医学影像诊断报告8000余份,会诊400余人次,获得当地人民,以及中国驻厄特大使馆、华人华侨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抵达厄特后,2月12日正值春节假期,尚在隔离期的医疗队接到大使馆指令:当地一名脑出血患者需要医疗队紧急救助。队长赵延兵带领神经外科医生及麻醉科医生,在严格防护下对患者进行会诊,并于次日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一周,患者康复出院。医疗队因此获得厄特卫生部的高度赞誉。

因当地疫情肆虐,检测条件落后,防护措施不足,医疗条件简陋,再加上语言差异,医疗队开展工作困难重重。但是,队员们在当地医务人员的帮助下积极开展诊疗工作,积极做好“带、教、学、研”,多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赵延兵和队员刘光辉是综合外科专业,不但要承担择期手术工作,每周还有两次要参与急诊值班工作,经常在用餐时或半夜接到出诊电话。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整装出发,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的痛苦。

当地没有神经外科医生和泌尿外科医生,队员杜顺利、邵明晨和李新亮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除了日常工作外,他们还要承担专科门诊、急诊工作,24小时待命,随时出诊救助患者。据统计,神经外科的杜顺利、邵明晨全年门诊患者2500余人次,完成手术170多台次;泌尿外科的李新亮全年门诊患者2000余例,完成手术300余例。

为了使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明确诊断,队员杨雷振放弃假日休息,援外期间完成磁共振报告4000余份。队员许超工作的眼科医院离医疗队驻地最远,他每天需要骑车往返,全年接诊患者达4000多人次,并为110名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队员林东和王文广是骨科医生。他们在当地积极开展关节矫正手术,并成立脊柱特色门诊。因为患者多,加班加点成了常态。

医疗队中的两名中医,援外期间完成针灸和理疗万余人次,很好地宣传了中医药文化。

医疗队的两名麻醉科医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多次对当地麻醉科医生进行技术指导,全年完成麻醉1800余次。尤其是队员胡腾,积极在当地医院开展气管插管技术培训。

此外,医疗队组织队员多次到马萨瓦、门德法拉、克伦等地的医院进行巡诊,与当地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并为他们送去紧缺的医疗、防疫物资,总价值7万余元。此外,医疗队为厄特卫生部捐赠了价值约29.8万元的药械及防疫物资,并陆续向4家受援医院捐赠了价值10.4万元的药械及防疫物资。

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大,初到阿斯马拉,医疗队就成立了以赵延兵为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制定详细而严格的疫情防控制度及措施,并在驻地划定疫情防控隔离区,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及出入驻地、医院及手术室制度,要求全体队员在上下班途中做好防护。

医疗队到达后,很快与驻厄特中资机构建立联系,多次深入企业及矿区巡诊,并指定专人为华人华侨建立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病的华人华侨进行专门指导并提供部分药品;提供中医诊疗服务300余人次;指导驻厄特中资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提供物资援助,多次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对疑似患者及确诊患者进行诊疗,并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厄特孔子学院举行汉语桥竞赛,医疗队派出疫情防控小组,保障活动安全举行。医疗队还积极参加当地的植树造林活动,并多次为厄特各方提供医疗帮助。

在援助任务结束前夕,厄特卫生部专门给医疗队送来了感谢信;中兴通讯公司驻厄特办事处、上海外经集团驻厄特办事处、厄特孔子学院、厄特华人商会等机构,也专门给医疗队送来了感谢信及锦旗。

门诊患者近两万人次 手术超千台次

中国医疗队在厄特获社会各界好评

本报记者 冯金灿

今年年初,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14批医疗队18名队员远赴非洲,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近一年来,全体队员积极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在4家受援医院共接待门诊患者近2万人次,出急诊约500次,完成手术超1000台次,出具医学影像诊断报告8000余份,会诊400余人次,获得当地人民,以及中国驻厄特大使馆、华人华侨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抵达厄特后,2月12日正值春节假期,尚在隔离期的医疗队接到大使馆指令:当地一名脑出血患者需要医疗队紧急救助。队长赵延兵带领神经外科医生及麻醉科医生,在严格防护下对患者进行会诊,并于次日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一周,患者康复出院。医疗队因此获得厄特卫生部的高度赞誉。

因当地疫情肆虐,检测条件落后,防护措施不足,医疗条件简陋,再加上语言差异,医疗队开展工作困难重重。但是,队员们在当地医务人员的帮助下积极开展诊疗工作,积极做好“带、教、学、研”,多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赵延兵和队员刘光辉是综合外科专业,不但要承担择期手术工作,每周还有两次要参与急诊值班工作,经常在用餐时或半夜接到出诊电话。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整装出发,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的痛苦。

当地没有神经外科医生和泌尿外科医生,队员杜顺利、邵明晨和李新亮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除了日常工作外,他们还要承担专科门诊、急诊工作,24小时待命,随时出诊救助患者。据统计,神经外科的杜顺利、邵明晨全年门诊患者2500余人次,完成手术170多台次;泌尿外科的李新亮全年门诊患者2000余例,完成手术300余例。

为了使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明确诊断,队员杨雷振放弃假日休息,援外期间完成磁共振报告4000余份。队员许超工作的眼科医院离医疗队驻地最远,他每天需要骑车往返,全年接诊患者达4000多人次,并为110名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队员林东和王文广是骨科医生。他们在当地积极开展关节矫正手术,并成立脊柱特色门诊。因为患者多,加班加点成了常态。

医疗队中的两名中医,援外期间完成针灸和理疗万余人次,很好地宣传了中医药文化。

医疗队的两名麻醉科医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多次对当地麻醉科医生进行技术指导,全年完成麻醉1800余次。尤其是队员胡腾,积极在当地医院开展气管插管技术培训。

此外,医疗队组织队员多次到马萨瓦、门德法拉、克伦等地的医院进行巡诊,与当地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并为他们送去紧缺的医疗、防疫物资,总价值7万余元。此外,医疗队为厄特卫生部捐赠了价值约29.8万元的药械及防疫物资,并陆续向4家受援医院捐赠了价值10.4万元的药械及防疫物资。

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大,初到阿斯马拉,医疗队就成立了以赵延兵为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制定详细而严格的疫情防控制度及措施,并在驻地划定疫情防控隔离区,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及出入驻地、医院及手术室制度,要求全体队员在上下班途中做好防护。

医疗队到达后,很快与驻厄特中资机构建立联系,多次深入企业及矿区巡诊,并指定专人为华人华侨建立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病的华人华侨进行专门指导并提供部分药品;提供中医诊疗服务300余人次;指导驻厄特中资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提供物资援助,多次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对疑似患者及确诊患者进行诊疗,并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厄特孔子学院举行汉语桥竞赛,医疗队派出疫情防控小组,保障活动安全举行。医疗队还积极参加当地的植树造林活动,并多次为厄特各方提供医疗帮助。

在援助任务结束前夕,厄特卫生部专门给医疗队送来了感谢信;中兴通讯公司驻厄特办事处、上海外经集团驻厄特办事处、厄特孔子学院、厄特华人商会等机构,也专门给医疗队送来了感谢信及锦旗。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12-29/56364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