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喂养知识与护理技巧
- 2021-12-29 20:00:11 医药卫生报
- 健康
一个胎儿睡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慢慢长大。有一天,他突然想早点看到外面的世界,于是连招呼都没打,就提前2个月来到爸爸妈妈身边。可是,他的小身板太瘦弱了,刚出生就被护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医生、护士的陪伴、呵护下跨越生命重重关卡,逐渐变得强壮起来。随后,小宝宝终于离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终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过团圆的日子啦!
爸爸妈妈在激动、兴奋之余,心中总有一些忐忑不安,害怕回家后能不能照顾好小宝宝。首先,宝宝的“吃饭”问题就是头等大事。现在,我们就聊一聊早产儿出院后喂养的问题。
说正题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与早产儿喂养相关的医学概念:
一是早产儿。俗话说十月怀胎,正常预产期是按照怀孕40周计算的。目前,医学上定义孕满37周、不满42周出生的宝宝为足月儿;早产儿是指不满37周出生的宝宝。其中,有两个医学术语要解释一下:1.适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和胎龄发育相当的宝宝;2.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落后于胎龄的宝宝。这两类宝宝出生后追赶生长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二是矫正年龄。一般而言,宝宝出生后的年龄是从母体娩出剪断脐带那一刻开始计算的,但对于早产儿来说,生出第二年、第三年内判断他们生长发育状态时要参考的标准,就是我们要说的矫正年龄。矫正年龄指在胎龄40周(预产期)的基础上,除去宝宝提前出生的时间,举例来说,一个孕32周(8个月)出生的宝宝,即提前8周出生,现出生后年龄为3个月,该早产儿矫正的年龄是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矫正月龄=3月(12周)-2月(8周)=1月(4周)。我们要按照1月龄婴儿指标来判断该宝宝的营养、运动等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
三是追赶生长。早产儿出生前和出生后因为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影响,生长发育指标会落后于同龄宝宝。对此,爸爸妈妈不必特别担心,因早产儿有着极大的追赶潜力,他们不会甘心“输在起跑线上”,只要护理、喂养得当,大多数早产儿会在出生后1年~2年赶上同年龄孩子的。
四是强化营养:早产儿要顺利完成追赶生长任务,通常需要比足月儿更多的营养,“强化营养”顺势而生,即通过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或搭配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来实现。母乳强化剂是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多种营养素的营养强化剂。母乳强化剂根据早产儿营养需求而设计,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可以提高母乳营养素的含量及能量,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那么,早产儿配方奶粉和母乳、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有什么不同呢?通俗来讲,早产儿配方奶粉能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较普通配方奶粉高,可更好地满足宝宝生长的需要。
接下来,进入正题,详细讲解一下早产儿的喂养知识与技巧。
一是早产儿可以母乳喂养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母乳都是宝宝最好的“口粮”(母亲患特殊疾病等情况除外)。母乳除了提供给宝宝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给予宝宝多种免疫物质,从而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无论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回家的早产儿,医生均鼓励早产儿妈妈母乳喂养,且持续喂养6个月以上。
当然,早产儿妈妈不一定都通过哺乳来喂养,可根据宝宝的吸吮力、吞咽功能是否协调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可将母乳收集后使用奶瓶喂养。
二是母乳不足怎么办呢?如果母乳不能满足早产儿的胃口,您不用担心,因为目前市场上针对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粉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并且根据早产儿生长的不同阶段,还有多种配方奶粉可供选择。其间,儿科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出适合宝宝的喂养建议。
三是什么是正确的喂养方式?早产儿的喂养着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出院时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情况,制定适合早产儿的喂养方案,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出院后,儿科医生需要定期评估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制定早产儿喂养策略的基本原则。首先,优先选择母乳,母乳是否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应依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妈妈母乳不足的,可选择早产儿配方奶粉或普通配方奶粉,待宝宝生长至适当水平时,可适量减少母乳强化剂等。
四是宝宝吃得到底好不好?这肯定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首先,在日常家庭养护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注意观察、记录宝宝的吃奶量、喂养时间、大小便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看喂养的“成果”,即宝宝的体格发育指标情况,比如体重、身长、头围;需要间隔一定时间(通常2周~1个月),记录孩子的各项指标,并参考矫正月龄生长发育曲线表,来判断孩子是否在正常范围。对此,我们介绍两个生长曲线图:早产儿生长曲线图和儿童生长发育曲线(通过百度都可以搜索到)。
1.矫正胎龄40周之前参考2013版早产儿生长曲线图;2.矫正胎龄40周之后参考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切记,早产儿初始追赶生长的目标:1.适于胎龄儿在生长曲线25%~50%位置;2.小于胎龄儿在生长曲线10%位置;达到生长目标后,逐渐停止强化营养,转为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并动态记录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生长曲线图。
五是如何补充其他营养素?为宝宝添加辅食之前,除了母乳、母乳强化剂或者配方奶粉外,我们还需要补充其他营养素。
1.维生素D:早产儿出院后继续补充维生素D800U(原子质量单位)~1000U/天,出生3个月后减量至400U/天。切记,配方奶粉和母乳强化剂中的量可酌情补充;2.铁剂:有贫血的早产儿出院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补充铁剂;3.维生素A、钙、锌等,可根据医生建议酌情补充。
总之,随着新生儿重症救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出院后早产儿的护理、医疗对家庭和医院来说依然是巨大的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护佑早产儿健康成长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的喂养知识与护理技巧
□高 峰 王席娟 苑 航
一个胎儿睡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慢慢长大。有一天,他突然想早点看到外面的世界,于是连招呼都没打,就提前2个月来到爸爸妈妈身边。可是,他的小身板太瘦弱了,刚出生就被护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医生、护士的陪伴、呵护下跨越生命重重关卡,逐渐变得强壮起来。随后,小宝宝终于离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终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过团圆的日子啦!
爸爸妈妈在激动、兴奋之余,心中总有一些忐忑不安,害怕回家后能不能照顾好小宝宝。首先,宝宝的“吃饭”问题就是头等大事。现在,我们就聊一聊早产儿出院后喂养的问题。
说正题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与早产儿喂养相关的医学概念:
一是早产儿。俗话说十月怀胎,正常预产期是按照怀孕40周计算的。目前,医学上定义孕满37周、不满42周出生的宝宝为足月儿;早产儿是指不满37周出生的宝宝。其中,有两个医学术语要解释一下:1.适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和胎龄发育相当的宝宝;2.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落后于胎龄的宝宝。这两类宝宝出生后追赶生长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二是矫正年龄。一般而言,宝宝出生后的年龄是从母体娩出剪断脐带那一刻开始计算的,但对于早产儿来说,生出第二年、第三年内判断他们生长发育状态时要参考的标准,就是我们要说的矫正年龄。矫正年龄指在胎龄40周(预产期)的基础上,除去宝宝提前出生的时间,举例来说,一个孕32周(8个月)出生的宝宝,即提前8周出生,现出生后年龄为3个月,该早产儿矫正的年龄是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矫正月龄=3月(12周)-2月(8周)=1月(4周)。我们要按照1月龄婴儿指标来判断该宝宝的营养、运动等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
三是追赶生长。早产儿出生前和出生后因为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影响,生长发育指标会落后于同龄宝宝。对此,爸爸妈妈不必特别担心,因早产儿有着极大的追赶潜力,他们不会甘心“输在起跑线上”,只要护理、喂养得当,大多数早产儿会在出生后1年~2年赶上同年龄孩子的。
四是强化营养:早产儿要顺利完成追赶生长任务,通常需要比足月儿更多的营养,“强化营养”顺势而生,即通过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或搭配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来实现。母乳强化剂是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多种营养素的营养强化剂。母乳强化剂根据早产儿营养需求而设计,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可以提高母乳营养素的含量及能量,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那么,早产儿配方奶粉和母乳、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有什么不同呢?通俗来讲,早产儿配方奶粉能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较普通配方奶粉高,可更好地满足宝宝生长的需要。
接下来,进入正题,详细讲解一下早产儿的喂养知识与技巧。
一是早产儿可以母乳喂养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母乳都是宝宝最好的“口粮”(母亲患特殊疾病等情况除外)。母乳除了提供给宝宝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给予宝宝多种免疫物质,从而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无论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回家的早产儿,医生均鼓励早产儿妈妈母乳喂养,且持续喂养6个月以上。
当然,早产儿妈妈不一定都通过哺乳来喂养,可根据宝宝的吸吮力、吞咽功能是否协调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可将母乳收集后使用奶瓶喂养。
二是母乳不足怎么办呢?如果母乳不能满足早产儿的胃口,您不用担心,因为目前市场上针对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粉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并且根据早产儿生长的不同阶段,还有多种配方奶粉可供选择。其间,儿科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出适合宝宝的喂养建议。
三是什么是正确的喂养方式?早产儿的喂养着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出院时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情况,制定适合早产儿的喂养方案,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出院后,儿科医生需要定期评估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制定早产儿喂养策略的基本原则。首先,优先选择母乳,母乳是否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应依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妈妈母乳不足的,可选择早产儿配方奶粉或普通配方奶粉,待宝宝生长至适当水平时,可适量减少母乳强化剂等。
四是宝宝吃得到底好不好?这肯定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首先,在日常家庭养护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注意观察、记录宝宝的吃奶量、喂养时间、大小便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看喂养的“成果”,即宝宝的体格发育指标情况,比如体重、身长、头围;需要间隔一定时间(通常2周~1个月),记录孩子的各项指标,并参考矫正月龄生长发育曲线表,来判断孩子是否在正常范围。对此,我们介绍两个生长曲线图:早产儿生长曲线图和儿童生长发育曲线(通过百度都可以搜索到)。
1.矫正胎龄40周之前参考2013版早产儿生长曲线图;2.矫正胎龄40周之后参考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切记,早产儿初始追赶生长的目标:1.适于胎龄儿在生长曲线25%~50%位置;2.小于胎龄儿在生长曲线10%位置;达到生长目标后,逐渐停止强化营养,转为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并动态记录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生长曲线图。
五是如何补充其他营养素?为宝宝添加辅食之前,除了母乳、母乳强化剂或者配方奶粉外,我们还需要补充其他营养素。
1.维生素D:早产儿出院后继续补充维生素D800U(原子质量单位)~1000U/天,出生3个月后减量至400U/天。切记,配方奶粉和母乳强化剂中的量可酌情补充;2.铁剂:有贫血的早产儿出院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补充铁剂;3.维生素A、钙、锌等,可根据医生建议酌情补充。
总之,随着新生儿重症救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出院后早产儿的护理、医疗对家庭和医院来说依然是巨大的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护佑早产儿健康成长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12-29/56364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医药卫生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下一篇:村委院里的“评审会”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携手抗疫,习近平展现大国担当 2021-12-29 20:00:13
- 漯河市六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荣获河南“创新力10强”健康管理中心 2021-12-29 20:00:13
- 望舌诊病 窥外知内 2021-12-29 20:00:12
- 灵宝:新冠肺炎突发性疫情处置应急实战演练 2021-12-29 20:00:12
-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应用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技术为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保脾手术 2021-12-29 20:00:12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