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两起感染,均是这个原因!如何避免?专家提醒
- 2022-04-13 18:00:10 腾讯健康
- 健康
近期,浙江宁波、山东枣庄发生疑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今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发布紧急提醒。
提醒称,在台儿庄区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中,某居民到户外某处挖野菜,同时间有1名无症状感染者在该处停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该居民遂被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4月10日,浙江省宁波市疾控中心官微发布消息称,近日,宁波市发生一起疑似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事件。
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同时间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佩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飞沫和密切接触、气溶胶和病毒污染的物品。
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此前解读,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病人咳嗽、打喷嚏,除了大颗粒的呼吸道飞沫以外,还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
宁波疾控解读: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就好比走在路上闻到烟味,但身边明明没有人,这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气溶胶颗粒。
在3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最新的第九版诊疗方案明确,在相对密闭的空间是可以出现气溶胶传播的,这也是奥密克戎传染性强、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如何减少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风险?
王贵强表示,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同时减少聚集,多通风,来减少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来源 || 北京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13/58077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三月以来中国内地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 福建宁德疫情处发展阶段2022-04-13 18:00:11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420例2022-04-13 18:00:11
- 北京市出台《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 突发重大疫情时医院先救治、后收费2022-04-13 18:00:11
- 永川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中心徐薇:粉丝无数!做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2022-04-13 18:00:11
- 世卫组织:奥密克戎毒株导致出现大量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2022-04-13 18:00:11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