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新增创新高!上海疫情比武汉规模大!核酸检测再降价,对医院影响几何?
- 2022-04-03 16:00:05 腾讯健康
- 健康
全国核酸检测再次降价:单人单检每人份不高于28元,多人混检每人份不高于8元。
4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联合发布《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省份应在4月8日前完成调价工作,确实存在特殊情况的省份,可延后至4月30日前完成调价工作。当地医疗服务定调价程序规定需要调查成本和听取意见的,可采用「简便易行」的方式进行。
健康界注意到,这是国家医保局自2020年以来第4次启动核酸检测价格全国联动调整。此前于2021年12月经过第三轮调整后,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单人单检价格不高于40元,多人混检每人不高于10元的价格标准。
本次核酸检测价格调整,基于怎样的疫情形势?一再下降的价格,对公立医院带来哪些影响?
昨日新增 13028 例感染者 创历史新高
4月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消息,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03965例(其中吉林44246例,上海36551例),波及29个省份,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
「1万例以上的省份有2个、吉林省疫情仍处于发展阶段,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44000例。吉林市和长春市管控区域内社区传播还没有阻断;上海市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36000例,并外溢到部分省份,近期感染者数量仍将增加。近日全国报告新增感染者90%来自于这两个省市。」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指出,
「这次疫情的规模,比武汉还要大,但疾病的严重性比武汉要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陈尔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3日通报,4月2日,全国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 13028 例,再创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新高。(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3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1691例。)
其中,上海首次突破8000例大关;吉林昨日新增病例达历史新高(4427例),超过3月14日的4048例。
「上海报告感染者数大幅上升,可能是由于浦西地区的筛查启动,一次性发现感染者多。随着筛查的推进,在浦西第一轮普筛完成前,预计报告数还会上升。」浙江省流调专家队副组长、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欢龙认为。
健康界发现,即使是我们此前印象里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就感染者报告数而言,却远远不及2022年,特别是2022年3月。
2020年的2月份全国报告68033例,1-3月累计报告81554例。
也就是说,2022年3月份报告感染人数,是2020年最高峰2月份的1.53倍。仅此1个月的报告数,就远超2020年1到3月的累计报告数。
大规模、高频率核酸检测,正在多地开展。
据4月2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截至4月1日24时,第二批浦西地区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超过1400万人,正在检测中。
4月2日,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将在市中心城区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据南京市栖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消息,将于4月2日、4月3日在部分区域开展核酸检测。
……
国家医保局的四轮全国联调
两年多以来,伴随核酸检测需求的不断增加的,是价格的一再降低。
当前,随着病毒株的不断变异,其致病性大大减弱,使得重症患者数目很少。「因此,医疗救治和护理任务大幅减轻。」一位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泽鸣向健康界介绍。
与此同时,病毒传播速度提升,隐匿性增强,各地不断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频率、轮次,从而扑灭疫情。大规模、高频率核酸检测,成为当前我国防控疫情的关键手段。
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各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一度存在试剂盒紧缺、排队待检等困难局面,试剂盒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自主确定,一度超过200元/个,加上检测技术服务,检测价格达到每人260元以上。
为将检测筛查的支出控制在可承受水平,国家医保局先后启动三轮全国联调,指导各地降低核酸检测价格。如今,随着《通知》的下发,第四轮全国核酸检测价格联调启动。
核酸检测降价是一把双刃剑?
不可否认的是,核酸检测价格不断下调,大大减轻了民众经济负担。然而,硬币还有另一面。
多名业内人士告诉健康界,按照当前核酸检测价格,这一业务在医院是「亏本的」。一线医务人员拿着为数不多的补贴,在超常工作状态下付出。
「核酸检测降价是一把双刃剑,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张泽鸣对健康界表示。
普通百姓认为,将核酸检测样本放在仪器上,很快就能出结果了。实际上,核酸检测涉及多个环节,是灵敏、精密且操作步骤繁琐的实验。许多环节需要检测人员在三级防护装备下,在负压环境里,手工完成各项精细操作。
「持续两年的高强度核酸检测工作,已经让检验人员身心俱疲,生理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张泽鸣说。
他表示,开展核酸检测需要特殊的资质和上岗资格,与此同时普通的检验工作丝毫没有减少,核酸检测的急诊服务和普通项目的急诊服务又无法合并进行,防护服下的检验人工作量在持续增加,但是补贴和绩效并未因此而增加。
原因在于,在利润空间被压得非常低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的人力成本容易被压缩,工作得不到相应回报。如果再加上工作强度增加,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不能忽略医务人员的身心损耗,也需要给予他们合理的报酬。」他分析,假如今后疫情一直持续,医院核酸检测将成为像血常规一样的寻常项目。长此以往,医务人员有可能不堪重负。
为何成了医院的「亏本」业务?
为何降低核酸检测价格,会使医院「亏本」,从而影响医务人员的人力成本?
这需要算一笔账。
当前,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应建有基因扩增(PCR)实验室。这始于2020年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所有县区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在短时间内形成核酸检测能力。」
「建一个PCR实验室,买设备需要花费100万左右,建设装修七、八十万,这只是固定投入。」张泽鸣告诉健康界,除此之外,医务人员每次进实验室做核酸检测,需要穿防护用品,以及用到试剂、耗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刘宏伟告诉健康界,核酸检测需要用到的试剂耗材有三种:采样管、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三种试剂耗材纳入国家医保带量采购后,价格下降到25元。除此之外,开展核酸检测还有设备购置、人力,以及隔离衣、防护服等一次性防护用品,和水电暖、房屋折旧等成本。
「如果政府不出资购买设备,医疗机构做核酸肯定亏本。」刘宏伟表示,至于亏损程度如何,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医院核酸检测量。
张泽鸣告诉健康界,自己所在的医院,疫情常态化期间,一天核酸检测的平均量为几百管,节假日的时候则会增到几千管,每天需要1~3名检验人进到实验室。
「每天的利润还裹不住防护用品的支出,医院是贴本运营的。」张泽鸣说。
这项「亏本」业务如何影响医务人员?
一旦核酸检测成了医院的一项「亏本」业务,对于参与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来讲,将会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绩效奖金。张泽鸣所在医院在测算医务人员核酸检测绩效奖金的时候,曾面临两种方案,第一种是收减支,也就是收入减去成本,然后乘以一个系数。但是经过实测,大多数时候核酸检测收入是裹不住成本的,这一方式显然不合理。
该医院采取的是第二种方案,叫「来料加工」,也就是说,耗材试剂成本完全由医院承担,检验科只承担核酸检测任务,医院根据任务量给其补助,「每进一次实验室每人补助50~100元」。
承担了核酸检测工作,日常业务自然就做的少些。张泽鸣表示,科室为了鼓励大家愿意进实验室做核酸,科室绩效正常发放。
「然而,总体算下来,科室成员的绩效是低于疫情之前的。疫情后,医院和科室的业务量和收入都降低了,大河无水小河干,而且医院给予了检验科一定核酸检测补贴,自然难以倾斜更多绩效。」张泽鸣说。
「总之,要看到核酸检测一再降价后的风险点所在,将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张泽鸣建议,即便要求医疗机构降价,也要考虑到医院的成本问题,并给予一线抗疫医务人员更多的爱护。
(张泽鸣为化名)
出品:健康界
撰文:刘文阳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03/57887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无影灯下的守护》2022-04-03 16:00:05
- 新冠病毒变异给亚洲疫情带来不确定性2022-04-03 16:00:05
- 多地致敏花粉浓度攀升,北京过敏指数“很高”2022-04-03 16:00:05
- 上海今天全市抗原检测,明天全市核酸检测2022-04-03 16:00:05
- 颈动脉斑块大小如何评估?阿司匹林和他汀如何应用?这篇讲全了!2022-04-03 16:00:05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